財富必修課》232條款影響範圍遠大於對等關稅 科技股外可留意軍工、機器人產業
國際股市於4月重挫後落底,5月至7月連續三個月收漲,進入8月以來,國際股市持續偏多,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等股市領漲。美股8月表現穩健,四大指數全數上漲,消費、科技、電信、半導體等類股表現較佳。台股受美國對等關稅與《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壓抑,加權指數雖與國際股市同向,但漲幅相對落後,表現略遜於鄰近亞股。
外資維持買超趨勢,台股籌碼面偏多
8/6川普總統宣布輸美半導體關稅100%,但若相關企業承諾投資美國,則有望獲得豁免。台積電早已承諾在美投資,且建廠計劃進行中,因而獲得美方豁免,8/7台股聞訊大漲,漲幅逐漸跟上鄰近亞股。
台股籌碼方面,5月外資淨匯入127億美元,創史上單月新高,外資買盤啟動,4月與5月買超上市股票2,200/934億元。6月外資淨匯入93億美元,7月與8月延續買超慣性,7月買超2,280億元,8月初迄今買超449億元,推升加權指數連續四個月上漲。外資維持買超趨勢,台股籌碼面偏多。
美國總統川普於8/6宣布對美國進口的晶片與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強調回美國投資設廠可豁免關稅,同時點名台積電、輝達、蘋果回美投資的案例,預計相關政策最快於8月中旬開始實施。
232條款影響範圍遠大於對等關稅
目前半導體關稅尚未公布具體操作細則,於美設廠的企業為關稅受益者,但仍需更多實施細節以做進一步判斷。美國企業的半導體關稅風險暫緩,惟企業回美設廠將提高生產成本,進而轉嫁成本於終端產品客戶。
半導體多數用於伺服器、手機、電腦、固態硬碟等產品,低階手機、固態硬碟等需求彈性較大,漲價後消費者將尋求替代品或延後購買,對此類產品需求衝擊較大,恐將導致相關產業復甦緩慢。
官方統計顯示,台灣受對等關稅衝擊的產業約20%,多數是中小企業為主的傳統產業,產業競爭力相對弱勢,行政院將提出補助方案以降低衝擊。出口至美國的產品約有75%~80%屬於美國《貿易擴張法》232條款所涵蓋的範圍,其中包括半導體以及半導體相關的AI伺服器、顯示卡、印刷電路板與網通零組件,232條款影響範圍遠大於對等關稅。
科技股外可留意軍工、機器人產業
科技大廠以投資美國而取得政府關稅豁免,營運受到的干擾較小,以蘋果為例,彭博最新估計蘋果2025年第四季(截至9/30)營收季增7.2%,2026年第一季(截至12/31)營收季增28.8%,與過往季節趨勢相近,台系蘋概股也有望受惠。
台積電在關稅談判之前已積極在美國建廠,也得到美國政府的關稅豁免,台新投顧預估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季增2.1%,第四季營收季減2.5%,2025年與2026年營收成長26.4%與14.2%,維持穩健成長趨勢,廠務與化學品等台積電供應鏈為最大贏家,近期股價強勢,逢回可留意。
科技股之外,可留意軍工與機器人產業。烏俄戰爭與美國要求各國提高國防支出等因素帶動,2024年全球軍事支出成長至2.72兆美元,年增9.4%。2024年全球軍事支出占GDP比率2.5%,明顯高於2022年的1.6%和2023年的1.8%。預估2025年全球國防市場規模5,069億美元,年增7.1%,至2029年將達到6,821億美元,複合成長率7.7%。總統賴清德8/5出席〈凱達格蘭論壇〉時表示,台灣面臨中國威脅日益嚴峻,為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預估台灣2026年國防預算將達到GDP 3%目標。
機器人則是另一個快速成長產業,預計到203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46億美元,複合成長率22.8%。機器人快速成長原因包括:➀透過機器人技術提升效率與品質;➁機器人成為彌補勞動力缺口的解決方案;➂AI與物聯網(IoT)等技術進步,提升機器人的應用範圍;➃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台灣在硬體方面居全球領先群,有望受惠機器人產業成長趨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