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夜間頻做惡夢是警訊?中醫:夜間驚醒與「氣血不足肝氣鬱結」有關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1月03日1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夜間惡夢不只是睡眠障礙,更是身心失衡的警訊。中醫強調「心安則眠寧」,透過辨證找出根源,無論是疏肝解鬱、養血安神或平肝息風,皆能讓患者重拾安穩睡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人以為「睡不好」只是單純失眠,但實際上,不少患者是因為夜間頻繁做惡夢、半夜驚醒後久久無法再入睡,導致精神疲憊、白天倦怠。中醫師林舜穀認為,這類情況不僅是睡眠問題,更涉及心神、肝氣與氣血的調和,因此治療需透過辨證論治,從安神、養血、疏肝等面向著手,達到根本調理。

惡夢頻繁心悸易驚 龍骨牡蠣安神鎮心

對於夜間惡夢頻繁、心煩易驚、伴隨心悸失眠的患者,林舜穀中醫師表示,臨床上常採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調理。此方源自《傷寒論》,以「重鎮安神」為核心,龍骨與牡蠣能鎮靜心神、安定中樞神經活動,有助減少惡夢與夜間驚醒的頻率。

柴胡則具有疏肝解鬱、調暢氣機的功效,能舒緩情緒緊繃與焦慮所引起的睡眠不安。若再配合生薑、桂枝等調和營衛的藥材,可幫助患者身心同時放鬆,改善睡眠質量。

臨床上,這類方劑常見於長期焦慮、思慮過多或情緒起伏大者,特別是入睡困難、夢多易醒者,經辨證後往往能獲得良好效果。

大腦過度興奮夜驚抽動 抑肝散可安神止痙

另一類患者,則是夜間容易出現驚嚇、夢中喊叫,甚至肢體不自主抽動或有「不寧腿」現象。林舜穀中醫師指出,這與「肝氣亢盛」或「肝風內動」相關聯,可考慮「抑肝散」調理。

抑肝散原用於治療兒童夜啼、驚悸,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其對大腦退化性疾病或睡眠異常患者具有穩定中樞神經的作用。方中鉤藤可清熱平肝、息風止痙,改善肢體抽動或夜間驚擾;柴胡能疏肝理氣、緩解焦躁不安;當歸與川芎則補血活血,使心神得養、睡眠更深。

這類配方適用於容易情緒激動、白天煩躁易怒、夜間驚醒或有肌肉緊繃者,能幫助大腦平衡興奮與抑制功能,減少夜驚與惡夢。

夜間抽動肢體動作太大 夢中拳腳是重要線索

林舜穀中醫師提醒,患者若懷疑自己有夜驚或惡夢問題,應將觀察重點放在夜間行為與肢體反應上。有時床伴能提供重要線索,例如:睡夢中拳打腳踢、突然驚呼、或是夜間小腿出現緊繃與爬行感、需起身走動等現象。這些都可能與「不寧腿症候群」或「肝風內動」有關。

此時,醫師在辨證時可評估是否需加入平肝息風、安神鎮驚的藥材,如鉤藤、珍珠母或合歡皮等,以減輕夜間神經性興奮、改善睡眠深度。若症狀持續或合併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應進一步檢查排除睡眠呼吸中止症或神經系統疾病。

素食者或礦物藥禁忌者 可選擇替代調理方案

部分患者因宗教信仰或體質關係,不願使用含礦物成分的藥材,如龍骨、牡蠣等。臨床上可改以「抑肝散」或含鉤藤、酸棗仁、合歡皮的安神方為主,也能達到穩定情緒、減少惡夢的效果。

林舜穀中醫師指出,重點不在於單一藥材,而是辨證施治的思維:若屬「肝氣鬱結、心神不寧」型,應以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為主;若屬「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型,則宜養血補氣、調和營衛。適當搭配生活調整,例如避免臨睡前使用3C產品、減少咖啡因攝取、練習深呼吸或靜坐放鬆,皆能輔助藥物發揮作用。

惡夢頻繁是訊號 安神養心從根本調整

夜間惡夢不只是睡眠障礙,更是身心失衡的警訊。中醫強調「心安則眠寧」,透過辨證找出根源,無論是疏肝解鬱、養血安神或平肝息風,皆能讓患者重拾安穩睡眠。

若惡夢持續一週以上、影響白天精神或情緒,林舜穀中醫師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專業診治,配合生活作息調整與放鬆訓練。從安神、養心、調氣入手,不僅能改善惡夢與夜驚,也有助於情緒穩定與整體睡眠品質的恢復。

【延伸閱讀】

睡不著怎麼辦?營養師:失眠型態多樣 補充「這些」營養素才有效

失眠怎麼辦?台灣一年消耗逾11億顆安眠藥!醫曝解方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不是害羞也不是不會社交!內向者分成4種 先搞懂你是哪一型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