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衛生局籲正視肺癌防治 定期篩檢積極治療
記者張益銘/南投報導
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8月1日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所發起的「世界肺癌日」,南投縣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正視肺癌的威脅,定期篩檢,積極治療,一起正視肺癌防治,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
根據衛生福利部今年6月16日公布「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仍為10大死因第1位,而肺癌已連續43年為10大癌症死因首位,我國113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1.2人,有10,495人死於肺癌,且佔113年所有癌症死亡人數(54,032)的19.4%。
國民健康署自民國111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今(114)年起全面擴大肺癌篩檢,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政見,以「2030年達到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減少3分之1」為目標,共同實現台灣人民健康的願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篩檢之年齡層政府補助45至74歲男性及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者;及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
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今(1)日表示,南投縣目前加入肺癌早期偵測計畫共有6家醫療院所,分別為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佑民醫療社團法人佑民醫院、竹山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竹山秀傳醫院、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南投基督教醫院。
陳南松提到,南投縣一名73歲曾先生分享,1天2包菸吸菸史達30年以上尚未戒菸,爸爸曾罹患肺癌第四期,媽媽也被診斷出肺癌。他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咳嗽或呼吸困難,在媳婦的邀約下,一起去做身體健康檢查,因符合公費篩檢對象,醫院建議可以執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掃描,發現他肺部有一顆小結節,進一步檢查,結果證實為肺癌第二期,並出現一顆癌細胞轉移至淋巴,經開刀及治療並持續追蹤癒後良好,術後3年,曾先生持續回診追蹤,生活品質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曾先生慶幸說,如果不是因為公費篩檢,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罹癌,肺癌早期沒症狀,呼籲符合補助資格的民眾趕快去篩檢。
衛生局表示,如出現肺癌7大警訊「體重持續下降、持續咳嗽、聲音沙啞、呼吸急促、胸痛且持續惡化、骨關節疼痛、咳嗽帶血絲」,應立即就醫。高風險族群包括長期吸菸者、有家族肺癌史,應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晚期肺癌的病患有機會找到最適當的治療方式,透過基因檢測結合精準治療藥物,可大幅提高患者存活率,呼籲符合資格民眾攜帶健保卡至鄰近醫療院所做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民眾千萬不要因害怕手術拖延病情,錯失寶貴黃金治療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