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V3.1 AI模型核心技術亮點!追上GPT-5、成本超低
近日,DeepSeek 正式發布 V3.1 版本,憑藉創新的 AI 模型設計和低成本部署優勢,引發業界廣泛關注。在多項核心指標上,DeepSeek V3.1 已追平甚至超越 GPT-5,被視為教科書等級的技術突破。
面對美國對輝達 (NVDA-US)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出口中國晶片徵收 15%「AI 稅」,DeepSeek 迅速推出針對國產晶片的優化版本。此舉讓 V3.1 在北京限制輝達晶片採購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高效運行,對矽谷構成巨大技術壓力。
首先,DeepSeek V3.1 搭載了 685 億參數的混合專家架構(MoE),其核心亮點在於按需啟動參數模組,非必要部分可直接休眠。這種設計大幅降低算力成本,也使開發者部署 AI 模型更加便捷,為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次,傳統 AI 模型往往面臨秒答簡單問題與深度推理複雜問題的二選一困境。而 DeepSeek V3.1 將快答能力與深度推理結合於同一模型,不僅能在 0.1 秒內回應簡單問題,也可進行量子物理等複雜問題分析。
不只如此,根據 Artificial Analysis 對比圖,DeepSeek V3.1 在多項核心指標上已追平甚至超越 GPT-5。其開源和低成本特性,使 V3.1 AI 模型對閉源收費模型形成明顯打擊。
MIT 研究顯示,95% 的 AI 項目無法增加利潤。儘管前端工具炫酷,但真正賺錢的是後端自動化,而 DeepSeek V3.1 以低成本與高效率切中市場痛點,具備明顯競爭優勢。
當 OpenAI 仍專注於參數規模競賽時,DeepSeek 已轉向效率優化。MoE 架構實現大模型按需啟動,領先業界至少半年。Lightning AI 的 William Falcon 也指出,如果 OpenAI 的開源模型跟不上節奏,將面臨巨大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 背後是完整的中國 AI 生態系統,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 Qwen、月之暗面 Kimi、百度 (BIDU-US) Ernie 等,都顯示中國 AI 正以體系化競爭而非單打獨鬥的方式,逐步改寫全球 AI 產業格局。
更多鉅亨報導
•中國A股科技股飆升!DeepSeek引領新一輪漲勢、慢牛已經上路?
•DeepSeek揭示中國下一代AI晶片!「這些」公司可能成為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