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難民顛沛命運 德國扎根重新展翅
新移民如何在他鄉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來看德國的案例,德國是歐洲收容難民最多的國家,但其實對移民而言,在異鄉生活充滿心理壓力與挑戰。儘管如此,仍有人克服重重困難,找到自己的舞台。今天帶您看兩個真實故事:一位是從下水道工人,自己努力學習德語,如今是太陽能公司老闆,另一位則是曾為梅克爾下廚,同樣是出身難民背景的餐廳業者。
淋上醬汁,整盤菜色看起來相當美味,再替另一碗料理倒入濃湯,就完成了一道道地的德式中東料理。
餐館老闆娘 賈馬媞:「口味對他們來說是很新鮮的,我認為德國人樂於嘗試新事物。」
這間餐廳坐落在德國柏林,老闆夫婦都是敘利亞人,10年前來到德國經營外燴生意,還曾為德國前總理梅克爾上菜。他們經營的小館子,已經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敘利亞餐廳之一。
餐館老闆娘 賈馬媞:「有時候 這些問題,雖然沒有顯露出來,但它仍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在自己國家之外生活並不容易。」
10年前,超過百萬來自敘利亞、阿富汗與伊拉克的移民湧入德國,柏林的太陽大道這一區又稱為小中東,如今是當地移民生活的縮影,也映照出移民人口面對的重重挑戰。不過,像這間餐館一樣,不少人在異鄉闖出一片天。
太陽能公司共同創辦人 納札里:「我們擁有非常出色,技藝精湛的人才 但可惜的是,其他企業家因為不信任他們,而拒絕了成千上萬的申請,我們對此充滿承諾,我們信任員工 信任人性,也相信我們能一起達成這個目標。」
來自阿富汗的納札里,15歲時來到德國。當時的他還不識字,曾一度住進難民之家,接受密集德語課程後,如今,他是一間太陽能板公司的創辦人兼技術總監。
太陽能公司員工 加澤拉尼:「我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它為移民提供了,展現才華的機會。」
納札里的員工來自12個國家,主要都是難民背景。同是異鄉人,納札里說希望能為他人開啟機會之窗,讓曾經孤單無助的人,也能找到自己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