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沒淹水也中鏢!60歲男險喪命 颱風後「這致命病菌」蔓延南台灣
近日受西南氣流影響,全台多地降下大雨或豪雨,局部地區已出現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疾病管制署今(29)日表示,類鼻疽疫情在風雨過後有上升趨勢,近期一週新增4例本土個案,包括高雄3例、台南1例,其中最嚴重為一名台南約60歲男子,雖家中未受災,卻連續發燒、胸悶5天,至急診就醫時於留觀過程中確診感染類鼻疽,住進加護病房一週後,今日才轉入一般病房。
疾管署指出,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共通報32例本土類鼻疽個案,為歷年同期新高。病例分布以高雄最多25例,其次為台中4例、台南2例、屏東1例,並已有2例死亡。死亡個案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生在高雄。
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今日下午親自出席疾管署防疫記者會,表示近期大量降雨導致多處積水或淹水,民眾易因接觸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傳染病疫情;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
防疫三步驟:
**一、裝備要齊全:請民眾清理環境時,做好自我防護,切勿直接接觸汙水汙泥、以免受傷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
二、飲食要注意:提醒民眾雨後要防範不潔飲食導致的腸胃炎,進行環境消毒同時也要持續注意飲食衛生,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不可再食用。
三、清除孳生源:雨後一定要主動巡檢居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澈底清除孳生源,才能預防登革熱。**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丹娜絲颱風過後,已累計出現10例類鼻疽病例,分別為高雄9例、台南1例,且颱風與淹水後的一個月內為類鼻疽好發期,尤其慢性病患者如出現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去年凱米颱風後一個月,曾爆增69例類鼻疽(13人死亡),為歷史最高紀錄。
疾管署提醒,民眾進行環境清理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另目前雖無本土登革熱病例,但雨後可能使感染風險增加,民眾仍應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閒置、廢棄容器,刷洗留下器物去除蟲卵,妥善收拾或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
疾管署說,汙水入侵地區務必徹底清潔消毒蓄水池、飲用水需煮沸或飲用市售瓶裝水,泡水或解凍過久食物切勿食用。居家可用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遭汙染廚餐具應煮沸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減少腹瀉情形發生。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顯示全部
留言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