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43年居十大死因之首 自殺擠上第10、死亡增幅居冠
衛福部今天(16日)公布「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總死亡人數為20.1萬人,較前一年減少4千多人,主要因COVID-19及糖尿病死亡人數減少。癌症已連續43年位居十大死因首位,在癌症死因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也連續21年位居癌症死因前3名。自殺則再度擠進十大死因榜單,位居第十。#央廣記者劉品希的採訪報導#
衛福部16日公布「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死亡人數共20萬1,383人,較前一年減少4,192人(-2.0%),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7歲,與前一年相同;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860.2人,下降2.3%,調整人口規模與年齡結構後的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每十萬人口410.3人,下降4.5%,長期觀察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我國人口雖持續老化,但去年死亡人數少於前一年,主要是因為COVID-19與糖尿病死亡人數減少。
去年十大死因首位仍是惡性腫瘤(癌症),癌症已連續43年居十大死因首位,第二名為心臟疾病,第三名則為肺炎,其次依序為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值得注意的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睽違14年後再度擠進榜單,位居死因第十名。此外,2022年與2023年COVID-19兩度擠進十大排名,分佔第三名與第六名,2024年則退居第14名。
進一步觀察十大死因的標準化死亡率,僅肺炎、自殺上升,並以自殺的增幅5%最為顯著,其餘十大死因的標準化死亡率則均下降。
根據統計,2024年自殺死亡人數4,062人,比前一年增加164人,其中,除了0至14歲、65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下降,其餘15到64歲的青壯中年族群自殺死亡數皆增加。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表示,青少年自殺原因與網路使用等有關,中壯年齡層自殺原因則需進一步與自殺通報資料對照,進行更細緻的分析,衛福部也將持續推動「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她說:『(原音)特別是針對青少年的自殺風險因子,我們有做過一些分析,最主要問題是跟他網路的使用、還有父母親的離婚問題,跟睡眠障礙等等,這些問題其實是可能導致自殺風險上升的原因,當然我們會針對研究的發現,我們會持續來精進自殺防治的策略。』
此外,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去年共奪走5萬4,032條人命,比前一年增加906人,占總死亡人數26.8%。「頭號殺手」仍是肺癌,其次為肝癌,結腸直腸癌位居第三,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已連續21年位居前三名。十大癌症死因順位與前一年相同,第四至第十名依序是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觀察標準化死亡率,除前列腺癌、卵巢癌上升,其餘皆下降,以胃癌、肝癌降幅較明顯。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