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聖廟驚傳「猴版以物易物」 觀光客財物淪水果交易籌碼
印尼峇里島知名景點烏魯瓦圖廟(Uluwatu Temple)近期陷入一場非比尋常的騷動,源頭竟是寺廟內棲息的長尾獼猴。這些猴子不只會偷遊客的手機與錢包,還會「挾物勒食」,以此與人類進行物品交換。
根據《福斯新聞》(Fox News)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該廟建於10或11世紀,俯瞰印度洋,是峇里島重要的印度教聖地,目前大約有600隻猴子生活在寺內。雖然當地居民將牠們視為神聖的守護者,但這群猴子展現出的行為卻與「神聖」二字背道而馳。
加拿大萊斯布里奇大學(University of Lethbridge)的研究團隊長期觀察並分析猴群行為,指出牠們擁有「前所未見的經濟決策能力」。研究中曾拍攝到一隻猴子盯著遊客的平板電腦,當平板被迅速收起後,牠立刻轉向桌上的食物下手,顯示這些猴子具備高度行動策略。
猴子訓練員阿麗亞納(Ketut Ariana)指出,這些獼猴每天可偷走多達10支手機,並會根據物品的價值判斷是否值得搶奪。手機、眼鏡等常被鎖定,而帽子與髮夾等物品則較不受關注。平均每週遭竊的貴重物品數量多達數十件。
每當有物品遭竊,廟方常須動用專業「pawang」(猴子訓練員),以水果與食物引誘猴子歸還失物。來自倫敦的旅客漢美(Jonathan Hammé)親身經歷猴子搶奪太陽眼鏡的情況,他直言:「這些猴子已經接管整座廟,簡直像是在搞詐騙。」
來自美國肯塔基州的遊客尤特利(Taylor Utley)則表示,去年她手機被猴子搶走,猴子訓練員只好不斷餵水果,才成功讓猴子放棄戰利品。她說:「這就像是一場猴子的犯罪組織。」
雖然烏魯瓦圖廟已嘗試調整猴群的餵食時程與食物種類,盼望降低猴子的攻擊性,但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成效仍不顯著。阿麗亞納表示,早期遊客曾被允許餵食猴子,但當廟方禁止餵食後,猴群才開始頻繁偷竊,彷彿是用搶奪的方式填補失去的「自助餐」。
目前,這座壯觀的宗教聖地仍吸引全球遊客朝聖,但「猴子勒贖團」的新聞引發外界關注旅遊安全與文化保護間的平衡問題。專家提醒,遊客應妥善保管個人物品,並保持尊重與警戒,以避免落入猴子「交易圈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