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萬美元一片 台積電2奈米訂單全滿,1.4奈米接力登場!
▲ 圖片來源:Chatgpt
台積電近期釋出的最新規劃。根據供應鏈消息,台積電已確認將在台中中科F25廠投入1.4奈米(A14)製程,並規劃四座廠房,第一座廠預計2027年底試產、2028 年下半年正式量產。這代表著台積電不僅在2奈米進度領先群雄,更已提前布局更先進的世代,持續鞏固「晶圓代工龍頭」的地位。
製程數字越小,代表晶片能在相同功耗下提供更高效能,或在相同性能下降低耗電。台積電的A14相比即將量產的N2製程,效能可提升15%,功耗降低30%,邏輯密度提升20% 以上。這些優勢對AI、高效能運算(HPC)、5G與手機處理器等應用至關重要。
台積電更引入新架構 NanoFlex Pro,讓晶片設計公司能更靈活調整功率、性能與面積,滿足不同客戶需求。2029 年之後,還會推出含背面供電(BSPDN)的 A14 強化版,進一步推升效能,顯示技術藍圖已規劃到未來數年。
目前傳出首批2奈米客戶包含Apple、AMD、Qualcomm、聯發科、Broadcom與Intel;到了2027年,還會加入NVIDIA、Amazon、Google、Marvell等重量級客戶。換句話說,2奈米的產能早已被搶購一空,而1.4奈米也勢必延續這股「缺貨效應」。
台積電2奈米的晶圓價格傳出高達3萬美元/片,比3奈米再貴五至六成,但客戶依然爭相下單,因為這是AI與先進運算的必需品。這種「高價卻搶不到貨」的現象,充分展現台積電在產業的霸主地位。
競爭對手方面,Intel雖然宣稱18A製程良率逐步提升到55%,三星則在2奈米初期量產,但市場普遍認為,台積電的2奈米良率已達65%,客戶廣度與產能規模仍遠勝其他對手。至於日本Rapidus雖宣布2奈米試產,但離商業化與規模化還有不小差距。
台積電的利多不只來自技術領先,還有穩定的訂單與高毛利率支撐。法人推估,隨著高毛利製程逐步放量,台積電未來幾年的獲利將有機會再創新高。特別是在 AI 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爆發的時代,台積電的角色幾乎是「不可取代」。
▲台積電 2330日K線圖(圖片來源:CMoney)
圖片出處:CMoney Chatgpt
理財周刊 / 致富關鍵 就在理財-原文來源--3 萬美元一片 台積電2奈米訂單全滿,1.4奈米接力登場!- 理財周刊
點我加理周寶-官方LINE好友免費試閱最新理周飆股日報3天 👉https://lin.ee/EDu8u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