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智慧醫療 讓醫護人員事半功倍
大林慈濟醫院以科技醫療為主,不但引進AI 診斷、手術機器人和數位病歷系統,院內成立5年多的「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也自行研發出很多實用的醫療APP,像是全台首創的「行動護理APP」,護理師不用再推著大台的醫療車,光用手機,就能完成昔日繁複的護理工作,除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對病患的照護,也更加完善。
「 419號。」
看診民眾有智慧醫療的全程服務。
採樣後的檢體,只需一個投遞動作,就自動在軌道被輸送。
機械手臂夾起來,投入裸管系統,送到「智能實驗室」。
大林慈濟醫院檢驗科技術主任 李奇聰:「軌道(系統)會自動讀取,檢體上面的條碼訊息,檢體透過檢驗軌道,它就可以自動分送到檢體分類區,在8大區域內,分出13類的檢體。」
大林慈濟醫院檢驗科技術主任 李奇聰:「單件流的一個流程構想就是說,(醫護人員)抽了一支檢體,就可以馬上送到2樓,實驗室來做檢驗,這樣就可以省掉很多等待的時間,也可以減少錯誤的發生。」
檢驗報告、快速出爐,連民眾的候診時間,也被有效地運用。
看診民眾 謝先生:「我們是看中醫前,就可以先填一填(健康問卷資料),可以縮短問診的問題。」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長 葉明憲:「主要是你(病患)填寫,中醫門診輔助系統,(醫師)看到了這個過敏性的問題,這是因為胃火上延,引起來的過敏現象,他們能夠先把他們的症狀,先填寫好,然後傳送到我們的,(中醫診療)系統裡面來,對醫生的幫忙性就大了,診斷上面會有一些不同的角度和思維,可以提供我們快速地知道(病情),它有一定的準確性。」
大林慈濟醫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在2019年10月成立,研發很多醫療AI程式。
大林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張舜欽:「我們直接可以在我們的手機當中,馬上可以點進去,知道說,他(病患)今天抽血的報告,馬上就出來,對我們,尤其是我們要出去外面看診的醫師,是很方便。」
「阿伯,您叫什麼名字,伯伯,這顆是止咳的,這顆黃黃的,是止痛用的 (好)。」
大林慈濟醫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技術主任 黃智瑋:「以往(護理人員)可能要推著行動工作車,非常大台,拿著你的藥跟你的條碼機,去刷病人的手圈,刷藥袋去核對,但是你(護理人員)現在只要拿著手機,就可以去給藥做核對的動作。」
老年醫學科主任 張舜欽 與 病患 徐阿公:「阿公 (醫師在跟你打招呼),(有 他手要舉起來了),(有 他點頭了),還可以使用手勢,你跟他說,他抽血(檢驗)比較好,今天打完最後一針,就不用再打了。」
92歲的徐阿公,泌尿道感染,身體虛弱的他,無法親自就醫,還好有醫療科技協助。
大林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 張舜欽:「在宅急症,我們只要第一天,跟最後一天,做實地訪視,中間的每一天,其實護理師會過去(病患家裡),我們醫師會藉由遠距這樣的視訊,來做一個視訊的看診這樣子。」
智慧醫療APP,大幅提升診斷效率,節省30%以上的工作時間。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賴寧生:「(醫護人員)省下來的時間做什麼,來照顧病人,落地型的一個智慧醫療,這是做得非常地突出。」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林庭光:「醫師、護理人員人手一機,我們使用一機的狀況下,就可以在床邊、在遠端,照顧我們的病人,使用率近乎100%,真正是幫忙大家(醫護人員),可以減少他的工時,讓他更為方便。」
醫療科技的躍進,來自人道的關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