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月經教育不只教處理經期! 醫:應給予正確醫學性知識

NOW健康

更新於 09月05日02:45 • 發布於 09月05日05: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隨著性別平權意識的提升,「月經平權」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台灣自2023年8月起全面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針對經濟弱勢提供每月200元生理用品補助,並補助高中職以下學校設置友善提供點。然而,婦產科張至婷醫師表示,真正的月經平權不僅是政策面的支持,更需要從根本的醫學知識教育做起。

破除傳統迷思 月經是自然生理現象

張至婷醫師指出,月經是女性邁入青春期後最重要的生理變化,也是性教育的最佳起點。許多家長擔心「太早談性」,但醫學研究顯示,孩子越早獲得正確知識,反而能延後性行為的發生,並在真正面對時更懂得保護自己。

過去社會對月經存在許多缺乏科學依據的說法,例如經期不能運動、不能洗頭、需要進補等禁忌。從醫學角度來看,這些都是不必要的限制。月經只是女性排卵後沒有受精,原本準備保護胚胎的子宮內膜自然剝落排出的代謝現象,是完全正常的生理過程。

張至婷醫師表示,女性初經年齡通常在10至15歲之間,月經週期平均為21至35天,每次持續4至7天,總血量約30至50毫升(不到半瓶養樂多的量);若沒有特殊不適症狀,女性在月經期間依舊可以正常運動、跑跳,並照常飲食,不必受到傳統禁忌限制。在生理用品的選擇上,無論是衛生棉、棉條、月亮杯或月亮褲,都是個人偏好與舒適度的問題,沒有「對錯」之分,重要的是女孩覺得適己即可。

從月經延伸建立 完整性教育觀念

月經教育不應只停留在「如何處理經血」的層面,而應進一步讓青少年理解完整的生理週期、受孕原理,以及男性生殖系統的相關知識。張至婷醫師指出,唯有掌握這些基本醫學知識,孩子才能理解「安全期避孕法」的不可靠性,也能明白各種避孕方式的作用原理,進而在面對性行為時做出負責且安全的選擇。

在網路世代,孩子面臨的不僅是校園裡的性別互動,還包含網路交友風險、性騷擾甚至網路掠食等危險。如果成人因害怕而迴避相關話題,孩子反而會從網路碎片化的訊息中自行拼湊答案,這往往更加危險。月經平權的核心,就是去除不必要的神秘化與社會禁忌,將月經視為自然的生命歷程,並讓所有孩子「不分性別」都能從中理解身體構造、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張至婷醫師提醒女性不要因月經而被賦予額外限制,而應自在歡喜的接受並仍擁有與他人同等的自由與選擇權。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