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失智不只「忘東忘西」上億財產拱手讓人?專家提醒:財務異常是警訊

Heho健康

更新於 08月29日09:56 • 發布於 08月29日11:56 • 楊依嘉
失智不只「忘東忘西」上億財產拱手讓人?專家提醒:財務異常是警訊

台北一名高齡失智老翁,將價值約1.8億元的房產捐贈給行天宮,法院最終判決部分贈與無效,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起事件凸顯出一個嚴重問題:失智症不僅影響記憶,更會動搖一個人最核心的判斷力與財務安全。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案例調查,74名失智者在發生財務損失時,有34位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65位也還沒有輔助或監護宣告,財務損失往往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失智後被拐騙上億元財產

曾有疾病家屬分享,10多年前她的先生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個性大幅改變、易怒,甚至被拐騙離家,陸續移轉了上億元的資產。更可怕的是,詐騙組織不斷打來恐嚇電話,半夜的無聲來電讓她飽受驚嚇,至今仍需看精神科。

家屬表示當時並不知道先生其實是血管型失智症。她雖然提出訴訟,拿著醫院的診斷證明上法庭,卻遭到法官不採納,最後財產只拿回一成不到。這樣的經歷,也反映出法律在保護失智者方面仍存在不足。

家庭反目:失智門診的日常戲碼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劉慕恩醫師指出,隨著失智症比例愈來愈高,老年門診幾乎天天都上演與財產相關的爭執。「常看到手足間互相指控,哥哥說妹妹謊稱媽媽失智轉移財物,妹妹則反咬哥哥未盡照顧責任,等媽媽失智才回來爭財產。」劉慕恩表示,這類案例非常多,精神科醫師甚至經常被要求出庭作證,判斷當事人是否真的失智。

專家提醒:提早規劃保護自身權益

劉慕恩建議,若還未失智,可以先做兩件事:

  • 病主法安排:失智者未來可能無法表達醫療意願,若能提前決定重大醫療選項,能確保符合自身想法。
  • 信託基金:在心智清楚時,先對財產做安排,避免後續糾紛。

法律制度:監護宣告與意定監護

即使透過信託,若監督不嚴,詐騙者仍可能以「監察人」身分更動不動產。當事人可在失智前,指定不只一名的意定監護人,分散風險、加強保障。

另外根據民法,監護宣告是針對因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無法理解或表達意思的成年人,經法院裁定後,成為「無行為能力人」,其法律行為必須由監護人代理。

  • 目的:保障身心安全、財產管理、重大醫療與生活安排。
  • 聲請人:本人、配偶、四親等內親屬、同居親屬、檢察官、地方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
  • 影響:一旦被裁定,當事人喪失訂立契約、管理財產、訴訟等權利。

監護宣告的本意,是避免失智或心智缺陷者在無法辨識行為後果時,遭受不當損害。

文 / 楊依嘉、圖 / 艾蜜莉

延伸閱讀:

被騙上億元竟是失智!害怕被騙財 醫師:失智前先做2件事

老後九年失能怎麼辦?會計師提醒:指定監護人比你想的更重要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國際失智症月

重視失智議題 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拿膀胱換薪水?醫揭櫃姐血淚:給她一張椅子吧

中天電視台
02

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潮健康
03

身體出現「6症狀」=心梗機率高!醫示警:臉突變黑小心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聯先生2年不見帥成這樣!曝都在照顧肺癌腦轉移的媽,肺癌轉移怎麼治?

健康2.0
05

「優格加水果」卻愈吃愈胖?營養師揭「3大地雷」 你可能全踩了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