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遇BRAF基因突變?醫:有解法!

今健康

發布於 09月23日18:33

一名小兒科醫師因進食後出現消化困難與腹部異常脹大,經詳細檢查後,發現竟為升結腸腫瘤,並帶有BRAF基因突變,且已大量轉移至腹膜,醫師與患者討論後決定採用雙標靶藥物合併治療,成功縮小腫瘤後,順利進行手術切除,如今術後已近兩年,病況控制穩定,患者也重返工作崗位,繼續守護他最熱愛的小朋友。

大腸直腸癌一直是國人健康的一大夢魘,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發現已屬晚期,甚至轉移其他器官,大幅提升治療難度。尤其BRAF基因突變最為棘手,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僅約一年,曾被視為最難對付的腸癌變異之一。所幸,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已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使用,依據患者的突變基因,制定個人化精準治療策略,提升治療成效。

大腸直腸癌難發現!基因檢測助攻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伸吉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依病情可分為四期,其中第四期雖為晚期,但仍有多種治療策略可供選擇。根據統計,第三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達七成以上,一旦進展到第四期,存活率將大幅下降至約15%,平均存活時間僅剩下約35至37個月。

過去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以化療為主,副作用明顯且效果有限,影響患者的治療意願與配合度。隨著醫療進入精準化時代,透過基因檢測,可協助醫師評估最適患者的治療策略,目前健保已給付BRAF、RAS、MSI 和 HER2 四種常見基因變異的單基因檢測,讓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更符合自身腫瘤特性與病況的療法,大幅提升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

改寫BRAF突變基因短命史!雙標靶藥物有機會實現「腸」期存活

張伸吉主任指出,BRAF基因突變在我國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比例不低,其進展迅速、轉移風險高,與其他基因類型相比,BRAF突變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僅約13個月,對病人和家屬而言,實在難以承受。

張伸吉主任也坦言,過去治療BRAF基因突變的的方式,多以三種化療藥物合併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為主,雖然部分患者可見療效,但副作用強烈,導致許多患者無法完成療程,整體預後不甚理想。所幸,近年已有專屬針對BRAF突變的標靶藥物,透過雙標靶治療接力使用,不僅能將患者的存活時間延長約58%,死亡風險降低約40%,腫瘤反應率也提升至20%,讓腫瘤有機會縮小甚至消失,對後續手術切除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腸」保健康關鍵報你知!

張伸吉醫師提醒,自2025年起,大腸直腸癌的公費篩檢年齡已下修,凡年滿40至44歲,且一等親有腸癌家族史者,即可接受免費篩檢;無家族史者,則從45歲起即可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他也強調,篩檢結果呈陽性,也不必過度驚慌,及早發現癌前病變,進一步切除就有助於降低晚期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BRAF不再是最惡基因!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專屬雙標靶來助攻!

.一藥治多癌開啟精準治療新趨勢?基因檢測對症下藥成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