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財報營收、利潤雙雙超預期!但為何市場不領情?
NVIDIA 公布季度財報,營收、每股盈餘(EPS)以及下一季度展望均高於市場預期,顯示生成式 AI 帶來的需求依舊旺盛。然而,NVIDIA 的股價卻在盤後交易中下跌 3.2%,市值一度蒸發約 1,100 億美元。原因在於最受矚目的資料中心業務收入,連續第二季低於部分分析師預估,加上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投資人選擇謹慎觀望。
成績單亮眼:營收 467 億美元,淨利大增 59%
根據《CNBC》,NVIDIA 這一季度營收達 467.4 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 460.6 億;調整後 EPS 為 1.05 美元,也超過分析師預估的 1.01 美元。淨利則大幅成長至 264.2 億美元,年增 59%。公司並預測下季營收約 540 億美元(±2%),優於市場普遍預估的 531 億美元。
這也是 NVIDIA 自 2023 年中生成式 AI 浪潮推升業績以來,連續第九季營收年增超過五成,不過,本季增速已是這段期間最慢的一次。
資料中心營收未達預期,成為隱憂
資料中心業務仍是 NVIDIA 最主要的成長引擎,本季貢獻 411 億美元,年增 56%,卻低於市場部分機構的預估,例如 StreetAccount 預估的 413 億美元。
其中 GPU「運算」營收為 338 億美元,較上季小跌 1%,主因 H20 晶片銷量減少;相較之下,「網路設備」則貢獻 73 億美元,年增近一倍,反映大型系統建置需求攀升。
中國變數未解,H20 出貨仍是最大懸念
NVIDIA 表示,本季沒有向中國市場銷售任何 H20 晶片,但受益於向中國以外的客戶釋放價值 1.8 億美元的 H20 庫存。儘管本月稍早獲得美國政府許可銷售 H20 晶片給中國,但 NVIDIA 本季展望未包含任何對於中國的出貨量,其表示,如果地緣政治問題緩解並獲得更多訂單,其 H20 晶片的第三季收入可能會增加 20 億至 50 億美元。
不過《Reuters》指出,雖然 NVIDIA 財測仍以絕對金額來說非常龐大,甚至比分析師預估還略高,但對於習慣「爆表式成長」的投資人而言,這次展望顯得偏「普通」,因而帶來失望。
Running Point Capital 的投資長 Michael Ashley Schulman 評論,「NVIDIA 最大的瓶頸不是矽晶片,而是外交」。換言之,NVIDIA 的成長曲線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爆炸式指數成長,更多取決於國際貿易、出口管制與地緣政治環境。
雲端巨頭支出持續,但投資人期待更明確回報
NVIDIA 的四大客戶 Meta、Alphabet、Microsoft 與 Amazon 都在持續加碼基礎設施投資。NVIDIA 指出,企業與雲端客戶的 AI 投資正在加速,今年相關支出規模將達 6,000 億美元,到本世紀末,全球 AI 基礎設施總投資規模更可能高達 3 至 4 兆美元。
然而,分析機構 eMarketer 分析師 Jacob Bourne 告訴《Reuters》,雖然 NVIDIA 資料中心業務的表現依舊龐大,但數據顯示若 AI 應用的短期投資報酬仍難以量化,超大規模雲端業者的支出節奏可能在趨緊,而這也是投資人對 NVIDIA 展望態度保守的原因之一。
被 NVIDIA 管理層視為成長機會之一的機器人部門,在整體業務中仍屬小規模,本季營收為 5.86 億美元,年增率達 69%。
「就 NVIDIA 的 AI 時代而言,這可能是財報引發的最小市場反應。」紐約 Direxion 資本市場主管 Jake Behan 告訴《Reuters》,「雖然稱不上『亮眼爆發』,但也不是『未達標』。」
立即報名 9/17 【AI 智慧大工廠】新竹場,解鎖以數位孿生實現生產效益大爆發的關鍵策略
*本文初稿由 AI 生成,經《TechOrange》編撰,資料來源:《CNBC》、《Reuters》,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