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召回成本動輒數億,福特如何用 AI + 手機降低品質管理風險?
在汽車產業,產品召回與重工(rework)往往是企業最不願面對的挑戰,除了影響品牌信任度,還會帶來數以億計美元的成本。
近年來,福特汽車(Ford)因組裝細節問題頻繁登上召回榜首,僅 2024 年上半年就累計超過 90 起召回,創下美國車廠紀錄,其中因為燃油洩漏問題召回近 70 萬輛 SUV,僅此一案就耗費超過 5 億美元。
為了扭轉局面,這家百年車企正積極引入 AI 與數位檢測技術,嘗試在生產線上提前攔截問題,降低潛在的品質管理風險。
汽車組裝複雜度攀升,品管挑戰倍增
在福特汽車的卡車工廠裡,每年有超過 30 萬台 F-150 皮卡在這裡組裝生產。這款美國最暢銷車型擁有多達數十種車型與配件組合,包括不同的電路線組、車燈、座椅、飾板與感測器。對工廠員工來說,幾乎每一台車都是獨一無二的組合,裝配工作需要高度專注。
然而,在高速運轉的產線上,人員難免因手套、噪音或視線死角,忽略零件安裝的細微偏差。過去一些電氣接頭或配件,即便在最終檢驗中通過,但由於並未完全固定,可能在實際行駛中鬆脫,導致消費者抱怨甚至引發產品召回。這些隱藏問題,往往要等到車輛出廠後才浮現,對福特來說無異像是定時炸彈。
導入 AI 攝影機,用高速攝影機守在品管第一線
為了把組裝問題留在工廠裡及時解決,福特在 2024 年底導入 AiTriz 系統。這套由公司內部研發的 AI 視覺工具,能透過高速攝影機與演算法,即時比對裝配畫面,找出毫米級的安裝誤差。
AiTriz 能像一雙永遠不會疲累的眼睛,持續監看零件是否正確安裝。「想像工人每分鐘要組裝一台車,而且每台車的零件組合都不同,」福特汽車製造科技中心的視覺應用經理托納貝(Jeff Tornabene)解釋。
與傳統抽樣檢驗不同,AiTriz 提供的是全數即時檢測。當系統發現疑似錯誤,例如電線接頭未完全扣緊或飾板傾斜,會立刻在現場提醒工人,避免問題延續到後續製程。這大幅減少了過往「到終檢才發現異常」的狀況,省去拆卸座椅、地毯等高成本重工流程。目前 AiTriz 已經在北美 35 個生產站點部署,特別集中在電路與車體精密裝配流程。
AI 模型加持!智慧型手機也能當檢測工具
除此之外,福特還導入另一套系統 MAIVS(Mobile AI Vision System) ,走「靈活路線」。工人只需要使用安裝在 3D 列印支架上的智慧型手機,拍攝正在組裝的零件照片,系統便會透過 AI 模型立即判斷零件是否安裝正確。
「這不需要昂貴的專用攝影機或複雜的光學設備,讓我們可以更快速地在不同製程導入檢測,」工廠工程經理弗萊伊(Patrick Frye)表示。MAIVS 除了能快速驗證,還能把影像與檢測紀錄即時存檔,作為日後品質追溯的依據。
目前 MAIVS 已經在近 700 個工作站導入,涵蓋大部分裝配環節。雖然其精準度不如 AiTriz 的高速攝影,但因為部署成本低且擴展靈活,成為福特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工具。
「我們希望 AI 成為品質管理上的保險絲,幫助工人在複雜裝配中更有把握,」托納貝說。他補充,隨著車輛導入更多螢幕、感測器與自動駕駛硬體,裝配的難度只會越來越高,AI 將成為必要的輔助工具。
立即報名 9/17 【AI 智慧大工廠】新竹場,解鎖以數位孿生實現生產效益大爆發的關鍵策略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Business Insider》、《Automotive News》、《Design News》,首圖來源:Unsplash
(資料來源:廖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