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下雨天容易引起憂鬱,燈全開、喝菊花茶6方法助改善!

今健康

發布於 08月07日01:24

許多人一遇雨天或天色昏暗,便會開始感到憂鬱、提不起勁、感覺很「阿雜」,這樣的「雨天憂鬱」也有人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事實上,這絕非如此,這是很自然且常見的生理現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指出原因,並鼓勵可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改善。

一下雨、陰天就感到憂鬱?
醫:確實有影響,這很自然。

暗示、聯想:
楊聰財醫師表示,雨天或陰天會感到憂鬱,這是個非常自然而且很常見的生理現象,光從畫面來說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暗示或聯想,就像同樣的地方「風和日麗」和「陰雨綿綿」感受就有所不同。

行動受限:
在昏暗的環境中,人們也會較感到壓抑、警覺、或沒有動力。就雨天而言也確實會影響行動,例如社交受限、無法出門,進而使得孤獨感增加、精力下降,進而感到憂鬱。

荷爾蒙變化:
對於荷爾蒙、腦部的化學物質的影響,像是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以及和睡眠、情緒息息相關的褪黑激素,在陽光不足時便可能下降,使人情緒低落。而仰賴陽光攝取合成的維生素D也和情緒調節有關,缺乏時便也容易影響心情。

影響腦部:
血清素等荷爾蒙變化,也會進一步影響腦部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負責調節情緒的腦部結構,使得更容易感到低落。

這些情況更容易受到影響:
據研究,有很多族群在雨天或昏暗時特別容易感到憂鬱,像是女性就明顯多過於男性。而感受力較強的人、日照時間相對較短的高緯度族群、身心疾病或有家族史者、平常生活型態就不佳者、缺乏維生素D者等,也會特別明顯。

#楊聰財 #憂鬱 #憂鬱症 #雨天憂鬱 #雨天憂鬱症

雨天憂鬱太久需留意憂鬱症,
這些情況早檢查助好好生活!

這些情況要多加留意:
雨天憂鬱雖然是個常見且自然的生理現象,但若是時間太長、陰雨過後也沒有恢復、已經影響到生活,也不能置之不理。楊聰財醫師表示,若是持續太久、程度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等,不論是否可能有身心疾病都會需要改善,以利回到情緒平穩的生活,好好生活。

雨天可能只是誘發?
就身心疾病而言,也很有可能真的存在著憂鬱症等身心疾病,陰雨天只是誘發,這將可能會一直持續存在,並且出現食慾改變、注意力不集中、毫無價值感、失去生命意義等負面情況,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這樣的情況,當事人也並非自己願意這樣,但心情、想法已出現改變,往往不是單憑意志力就能克服,除了需要休息外、也會需要外界協助。

幫助自己回到好好生活:
建議在感覺到稍有動力、有辦法出門的狀態下,為自己踏出門或找親友陪伴,尋求身心科等專業協助。生病了就看醫生,這很自然,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光照治療等方式,能讓身心恢復平穩。

#楊聰財 #憂鬱 #憂鬱症 #雨天憂鬱 #雨天憂鬱症

下雨天憂鬱很自然,
燈全開、喝菊花茶6方法助改善!

遇到雨天可以這樣做:
改善雨天憂鬱,除了尋求專業協助外,楊聰財醫師也建議,在雨天時可盡量將室內維持明亮,例如家中的燈全開,或也可使用光療燈等方式模擬自然光。室內也可以做簡易的運動,例如瑜珈、原地跑跳、健身操等,讓自己維持精力。並且也持續保持社交,即便下雨也避免讓自己獨處。

日常也可以這樣做:
也建議日常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有助穩定情緒。而像是香蕉、菊花茶、牛奶等都有助心情放鬆,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等富含Omega-3和維生素D的食材也可多攝取。也鼓勵可培養多元的室內興趣,例如閱讀、追劇、烹飪、聽音樂等。

養成「轉存」思緒習慣:
也鼓勵可以寫寫心情日記,這除了讓心裡所想的事情轉存放在日記中,也有助於梳理、觀察,包括什麼樣的時間點會心情低落、什麼樣的事情讓心情恢復等。

觀察自己的心境變化、並對自己坦承,為自己安排更多元的改善方法,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如此更有助擺脫憂鬱、好好生活!

#楊聰財 #憂鬱 #憂鬱症 #雨天憂鬱 #雨天憂鬱症

《延伸閱讀》

.營養師推12種好心情食物,失戀、心情差、壓力大吃這些!

.我的笑容是真的開心嗎?4徵兆留意「微笑憂鬱症」和自己站一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