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卷入權色貪腐醜聞的少林寺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寫道,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少林寺不僅是功夫的象征,更是一種代表傳統的文化認同。然而,現如今這座象征著傳統的寺廟卻深陷圍繞金錢、權力和性的醜聞漩渦。這篇題為《功夫、商業與腐敗:少林寺的信仰危機》的文章寫道:
“這座寺院的住持目前正在接受調查。他被指控涉嫌挪用和濫用寺廟資產。除此之外,這名僧侶還被指違反戒律,與多名女性保持關系,甚至至少養育了一個孩子。
案情牽涉金錢、性與權力。因將少林寺打造成國際品牌,現年59歲的釋永信曾被稱為‘CEO方丈’。這一方面為他塑造了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也令他備受爭議。許多人指責他使這座宗教聖地變成了商業帝國。
的確,此後的少林寺,既是神話傳說的發源地,也是人群熙攘的商業中心。每年都會有多達三百萬的游客湧入寺內,有時候場面相當混亂擁擠不堪。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學員在少林寺周邊的武校裡學習少林功夫,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武術流派之一,融合了禪宗佛學與少林哲學,包含擊打、跳躍、摔投等技巧。學員每天要訓練數小時,其中外國籍學員也不在少數。“
《南德意志報》稱,中國佛教協會已發出措辭嚴厲的聲明,宣布取消釋永信的僧侶資格。聲明稱,他的行為“極其惡劣”,嚴重損害了佛教團體的聲譽。《南德意志報》寫道:
“但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他們的憤怒倒並沒有集中於這些所謂的婚外性關系。在這方面,中國社會相對務實。禁欲或許是宗教理想的一部分,但在公共輿論中卻幾乎不被關注。更為令中國人感到憤怒的則是,此次事件再次顯示出,有權有勢者是如何盤剝普通百姓的。腐敗是中國社會中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它象征著濫用權力和社會不公。過去幾年來,腐敗問題似乎有增無減。…
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81年進入少林寺,1999年起擔任住持。針對他的指控並非首次。早在2015年,就有傳聞稱他挪用寺產並有多段情史。但當時寺方出面為其辯解,當地政府的調查也得出‘相關指控無依據’的結論。當局這次為何不再為其提供保護,背後原因尚不得而知。
在中國,宗教始終受到共產黨的嚴格控制。只有在完全遵守當局規定的前提下,寺廟和教堂才可合法存在。中國佛教協會也同樣處於黨的嚴格監管之下。如今,政府公開整肅這位知名度極高的少林寺住持,意味著政治圈內已經無人為釋永信提供庇護。
或許釋永信事件說明黨要進一步對信仰空間加強控制,但更有可能的則是發出一種信號:沒有任何人可以凌駕於共產黨之上。任何特立獨行、過度富有、權勢過大,或者曝光度過高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整肅。今年二月,釋永信曾帶領少林代表團訪問梵蒂岡,並同教皇方濟各舉行了會晤。“
《法蘭克福匯報》也以《著名僧侶的隕落》為題,報道了釋永信被調查的事件。文章寫道:
“隨即就開始了針對釋永信的強勁輿論攻勢,這類攻勢在中國並不少見。釋永信曾多年擔任副會長的中國佛教協會已經宣布撤銷了他的僧侶資格。國家媒體更是對事件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甚至連傳言都不放過。其中一則疑似警方記錄宣稱,釋永信試圖攜帶眾多女伴及子女總共34人集體出逃美國。但河南官方稱,這則所謂的警方記錄純屬捏造。
與此同時,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釋永信名下的多家公司已被吊銷,包括功夫學校和醫療企業在內的17家公司正在接受調查。少林寺官網也刪除了釋永信的名字。
這也意味著,那個曾讓釋永信長年受益的體制,現在已經徹底拋棄了他。多年前就曾有過針對釋永信的指控,但憑借廣泛的人脈,釋永信總能化險為夷。在他的帶領下,少林寺得以躋身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整個河南省以及負責地方經濟的各級黨委書記們,也都從蓬勃發展的旅游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