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冷回賴清德投資救台計畫 談判4回合仍進20%黑名單
美國總統川普1日透過行政命令,宣布對台灣課徵20%的對等關稅,儘管並未親自發文,但消息一出,立刻震撼台灣市場,當天台股重挫370點,台積電股價也大跌20元,新台幣匯率貶破31元。總統賴清德當日上午11時召開記者會,強調這項措施屬於「暫時性稅率」,仍保留協商空間,然而市場信心仍未恢復,當日最終收盤下跌108.14點。
根據《鏡週刊》報導,美方此次將台灣列入「貿易關係未達互惠」國家,與越南、斯里蘭卡等並列,排除在與日韓等國協議的15%關稅群組之外。這項舉措讓台灣企業界措手不及,也讓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被迫走上談判第一線。
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已提出兩項主要交換條件,包括台積電入股英特爾49%,以及額外投資4,000億美元於美國,被視為關稅下調的先決條件,對魏哲家來說可說是「燙手山芋」。
台灣近年對美國貿易順差居高不下,去年高達739億美元,超過日本的685億與南韓的660億,也成為川普加壓的理由之一。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坦言,美方要求可能不會只針對半導體領域,連汽車、農產品、能源等產業都可能被迫讓步。他直言「川普總是要拜一拜才會顯靈」,日韓當初也曾被課25%,後來才降至15%,台灣仍有協商空間。
但原本寄望透過政府主導促成產業赴美投資的構想也遭潑冷水。美國在台協會(AIT)對此回應冷淡,認為企業與企業間可以自行洽談,無需政府牽線,讓賴政府的「官民合作」計畫頓時失效。據了解,台灣談判團過去四個月已與美方進行四輪實體會議與多次視訊協商,最終仍被列入20%稅率名單,令產業界深感失望。
目前各界最關注的,是即將公布的半導體「232條款」調查結果,該條款將決定美方是否針對台灣半導體出口實施額外限制。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雖然整體半導體對美出口僅占5%,但伺服器與顯示卡部分卻有6至7成依賴美國市場,一旦被納入加稅清單,對台灣科技業衝擊恐遠超預期。有業者更私下直言「川普真正想要的,是要台積電交出先進製程、投資英特爾,甚至把核心資產搬進美國,這早已不是單純的稅率問題,而是政治與經濟利益的交換。」
除了科技產業,傳統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林啟超指出,此波20%關稅主要衝擊鋼鐵、五金、汽車零組件等毛利率原本就不高的產品,受影響總額估計高達400億至500億美元,年損失恐達70億至80億。在中國產能過剩與匯率波動雙重夾擊下,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加困難。
在談判策略上,有學者分析,台灣政府目前正試圖將關稅問題與半導體232條款綁在一起談,希望透過整體交換爭取最惠國待遇。然而此舉恐怕得以傳統產業為代價,才能保住台積電的關鍵優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