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心戰略 AI讓Clarks更懂客人
(中央社記者陳姿伶台北1日電)買鞋不只看外型,依據個人腳型與足壓分布挑選,更能買到適合的鞋。代理英國鞋履品牌Clarks的展路公司,在專櫃導入AI足測機,除協助櫃員推薦鞋款,足測報告也與其他線下及網路行為數據同步整合,協助精準行銷,大幅提高了官網消費轉換率。
消費旅程虛實交錯 看準趨勢加速轉型
「客人的消費行為已經改變了」,展路關係企業電商總監薛健一說,消費者在實體店面看到感興趣的商品,常會上網比價,或搜尋相關資訊,甚至直接在線上購買,線上線下原就已融合在一起,「我們想要把握這個趨勢」,透過掌握客人的數位足跡,對客人有更多理解,行銷更精準,客人也更能買到滿意且適合自己的商品,「形成雙贏」。
他指出,Clarks過往以百貨專櫃為主要通路,新冠疫情後公司開始布局網路的銷售,但客人在專櫃與電商的消費體驗不連貫,相關數據也無法串聯,這讓展路的副總經理王馥蕙有意著力於虛實整合(OMO, Online Merge Offline),以及數據中台的建構。
剛好經濟部商業署推出「建構零售暨服務業數據共享創新服務計畫」,薛健一說,經費的挹注讓展路的數位轉型提前了1到2年,過程中還有專業的關懷委員提供建議與交流,讓計畫能更順利執行。
AI足測串聯數據 打造個人化行銷
薛健一領記者走到Clarks門市裡一台外型猶如立式體重計的AI足測機前,踏板後方有兩個弧型凹槽,用以抵住腳後跟量測位置,而接近目光平視處有螢幕,測量前畫面顯示著一個QR Code。薛健一說,這個QR Code不僅可以讓客人在手機上接收自己的足測報告,也是整合消費者線上線下消費行為的接口。
實際掃描QR Code,手機上隨即跳轉至通訊軟體LINE好友的畫面,並透過LINE自動加入官網會員;而聊天介面上,是Clarks的官網及商品連結,意謂著之後一連串潛在的線上瀏覽與消費行為。
目前展路有2台AI足測機輪流在全台17家直營櫃點服務消費者,當客人站上量測台,只要短短幾秒鐘,螢幕上就會出現個人的足壓分布、偏向高足弓或低足弓、身體左右重心以及足部長寬。薛健一說,Clarks品牌向來強調舒適性,取得足測報告後,櫃員為客人提供鞋款上的專業建議時,就有更科學化的依據。
此外,客人的量測報告會與其他數據一同匯入「數據中台」,包括櫃員結帳用的POS(銷售時點情報系統)、電商後台資訊、GA分析(Google Analytics)、LINE好友上的點擊資訊,以及線上線下會員整併等等,將一座座過去互不溝通的「數據孤島」串聯起來,更全方位地描繪出客人的輪廓,並進一步透過AI自動標籤化用戶特徵或行為,投放廣告或內容。
薛健一解釋,做到精準行銷,能更貼近客人的需求,「客人比較不會有被打擾的感覺」,也提高滿意度,例如若當季重點行銷款式適合低足弓的客人,那麼系統就會降低高足弓客人看到該廣告的機率,轉而投放其他高足弓款式的廣告。
細膩設計 讓專櫃訪客延伸到線上
「在還沒有導入這個專案之前,其實我們有些櫃員也跟客人有加(個人的)LINE」,薛健一說,一些櫃員原本就習慣以通訊軟體延伸服務,但現在透過官方帳號,便能以公司角度管理,並收集相關數據。
細膩的是,官方帳號仍保留了專櫃人員具溫度的行銷方式。薛健一解釋,每個Clarks櫃員都有個別專屬的QR Code,每個QR Code都能導入官方LINE帳號,當客人透過特定櫃員的QR Code加入LINE好友後,雙方便能在網路上作一對一的互動。
他舉例,過往臨櫃客人若沒有消費就離開,櫃員只能被動等待客人再度光臨,但若能將客人加入好友,當有到貨鞋款符合客人臨櫃時提出的需求,櫃員便能主動聯繫推薦,甚至發送商品連結。
為鼓勵櫃員將線下訪客轉換為線上會員,系統設計了人性化的業績歸因機制,當客人透過特定櫃員加入會員,即便最後轉為線上消費,功勞還是會記在該櫃員上。「我們希望櫃員知道,這個工具是幫他們做生意的,我們內部花很多心思與制度調整,來和專櫃同仁溝通。」薛健一說。
用數據讀懂顧客 提高品牌心佔率
展路數位轉型成效顯著,薛健一說,與去年同期相比,Clarks不僅官網流量及會員成長,在轉換率(官網來客最終消費比例)上更大幅提升,意謂著行銷更有效率,未來也將逐步擴大數據中台的數據及應用,例如匯入庫存資訊,並透過轉換率及瀏覽數據等資訊,更精準地採購。
「對顧客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買到一雙喜歡且適合的鞋子」,薛健一說,透過對數據的分析,精準採購、個人化行銷,才能從根本強化顧客體驗,「提升品牌在客人心裡的重要性」。(編輯:林孟汝)1140801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