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公會改選》國泰總座全票當選龍頭 「萬祥11條」助業界三大發展
產險公會本周五(1日)改選理監事,國泰世紀產險總經理陳萬祥獲得21位理事支持,全票當選理事長,以58歲之姿成為產險公會歷來最年輕的龍頭。他在當選後發表簡短致詞,內容環繞產險業對社會的價值與貢獻,兼具格局與高度。
陳萬祥說,總結自己在產險與壽險業工作30年的體會,共有下列11點,「我會把它做為我自己的中心思想」。換言之,他將以此「萬祥11條」來領導產險業。
第一、公會是會員公司共有;第二,公會是充份溝通平台;第三,公共事務要公平公正;第四,公會要合法合規和諧;第五,優化產險業經營環境;第六,產險業肩負社會責任。
強調公平公正領導,展現產險社會價值
第七,提供社會需要的保險;第八,做好本身的風險控管;第九,要重視公平待客原則;第十,邁向產險的永續發展;第十一,展現產險的社會價值。
媒體聯訪時,陳萬祥被問到上任後最想做的事情,他說,首先是關注氣候變遷,「需要高度仰賴所謂的模型,模型在產險是非常重要的,天災模型、淹水潛勢模型等等,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為關注人口結構改變,平常會隨身攜帶平板電腦的陳萬祥說,他20年前就開始研究台灣人口結構的改變,他的平板裡有國發會歷年人口趨勢統計。
台灣在過去20年期間,工作人口維持在1600萬人左右,但國發會最新推估,2050年時工作人口會變成大約1000萬人,減少500多萬、減幅約三分之一,因此,「未來的人要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
氣候、人口、AI,關注三變化
第三為關注AI科技應用,AI相關議題蓬勃發展,產險業在流程與創新方面會有一些改變,裡頭可能有新的保險機會,「但是新的產業商機對保險來講通常是一個要小心的危機,因為保戶就是要把不確定性移轉出去。」產險業需有完整的危險辨識機制,包括透過再保轉嫁風險、透過產品設計有關保險內容,「我們要提供社會需要的保險,但是我們自己要做好風險控管。」
陳萬祥畢業於交大應用數學系、清大統計研究所,1995年進入國泰人壽服務,他在聯訪時談到,曾在國壽做了8年的商品工作,後來多所涉獵,包括精算、企劃、業務等單位,接著被派至越南、大陸等海外子公司歷練,然後又回到企劃部門,2018年被國泰金控集團徵調至國泰產險服務,迄今約7年半。
健走、超慢跑養身,避談老家有洋蔥
1967年生、獅子座的陳萬祥,外表看起來老成持重,但近距離時不難發現,他的膚質、氣色滿好,因而被媒體問起休閒嗜好,他幽默地說,「我太太都說我是靠胖把膠原蛋白留住」,接著講起幾年前,每晚會到公園或河濱健走,「我那時候很瘋狂,我是下雨也打傘出去走。」
去年開始,他在家裡練習超慢跑,今年則是在同事推薦下多了新花樣,做起跨下擊掌;至於高爾夫球,「我有打,但是我沒有到非常多的地步。」
外表給人嚴肅之感的陳萬祥,難得與媒體閒聊,展顯擔任龍頭的親和力,除了大方講出自己是獅子座,也跟媒體分享一個同事朋友都不知道的過往。(推薦閱讀)產險公會改選 》李松季、沙克興漂亮轉身 產險業邁向3千億新里程
一些同業或同事以為他的老家在新北市三重區,但是他今天說,真正答案是「五股的二重疏洪道裡面」。他幾乎沒有跟人家提過自己的老家在哪裡,「因為我老家已經不見了」,老家成了疏洪道,高中之後只好搬到三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