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價+教育費飆升! 養大一個孩子要準備「這數字」才夠用
育兒成本不斷攀升,讓現代家庭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在高房價、物價飛漲與薪資成長緩慢的環境下,許多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才藝培養、課後照顧和基本生活需求之間做出艱難選擇。
全職媽媽陳昱君坦言,如果她要工作,就必須花錢送孩子去安親班或請保母,但薪水可能負擔不起這些成本。目前育有兩名子女,才藝課每月開支約三萬元,包含鋼琴、體操、游泳課程及每週的英語家教,暑假期間則額外安排美甲、昆蟲、生態課與馬術體驗等短期課程,讓孩子多元嘗試、拓展興趣。陳昱君感嘆,幸好孩子就讀公立國小,否則每月光是孩子支出就要五萬元,再加上房貸、車貸,家庭每月固定支出高達十二萬元,有時還不夠用。她說,以前長輩會說要留房子給孩子,但現在這一代連養小孩都很吃力。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從2016年6月的95.57至今年6月已上漲至109.19,漲幅達14.25%,其中「教養娛樂類」支出也成長8.4%,學習花費不斷上升,讓家庭財務壓力日益加重。
二寶媽林宥菁回憶,當年第一胎奶粉一瓶五六百元,現在卻漲到一千多元,同樣品牌價格上漲了一倍,讓她感嘆現階段養孩子變得更加困難。她和丈夫月薪總和不到十萬元,除了基本生活開銷,孩子的才藝班只能量力而為,她會尋找學校或民間團體提供的免費或低費用暑期課程作為替代。即使不上才藝班,放學後的安親班也幾乎成為雙薪家庭的必要支出,每名孩子每月約8000元,兩個孩子就接近兩萬元。林宥菁感慨,他們這一代是三明治世代,上有長輩要照顧,下有孩子要養,壓力非常大。
調查顯示,養育一名孩子至大學畢業,平均需準備教育金約481萬元,近四成受訪者認為需要超過500萬,甚至有9.2%認為需要千萬以上。儘管孩子可愛,對不少家庭而言,「要不要生」成了一道現實選擇題。
理財達人、四寶媽郭莉芳指出,孩子升上國高中後,補習班費用更是一筆沉重開銷,一門課可能一萬多元,九年級和高三常會推全科衝刺班,一次就要繳十幾萬元。她觀察到,許多年輕夫妻最初可能想生兩個孩子,但養完第一個後,發現實際開銷遠比預期高,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敢再生。
教養專家楊俐容直言,現在的薪資成長永遠追不上物價漲幅,家長該學會量入為出,不是每個人孩子都要滿漢全席,有時候四菜一湯,也可以吃得營養健康,重點在於適性發展,而非一味堆砌資源。
家庭理財講師Sandy建議,父母可提早為教育資金做規劃,在孩子年幼時以小額定期投資累積資金,當才藝需求出現時,就不會手忙腳亂,減輕短期財務壓力。
無論採取何種育兒方式,在高通膨與薪資停滯的現實下,每個家庭都在權衡取捨中艱難前行。從才藝課、補習費到奶粉、安親班,孩子的成長之路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處處考驗父母的財務規劃與心理韌性。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