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氣象預報如何從無到有?氣象署公開現代天氣預報系統背後流程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天氣和人心一樣難測,上秒晴朗,下秒烏雲密布,今日和昨日天氣也常常大相逕庭,養成收看天氣預報的習慣,或許就能少淋一場雨。那麼「預報天氣」這件事如何產生?中央氣象署發表了一篇貼文詳細介紹,簡單來說,天氣預報是「各種儀器觀測數據 +電腦模型 +預報員」三方合作最終成果。

氣象署解釋,1980 年代以前,氣象預報幾乎完全依賴預報員多年累積經驗進行播報,直到 1960~1980 年代高速電腦發展,科學家根據大氣運動遵循的各種數學、物理方程式嘗試建立電腦氣象模型,將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觀測資料丟入模型,利用超級電腦進行大量高速運算,才開始擺脫人為判斷,以電腦模擬天氣系統未來變化,即所謂「數值天氣預報」。

台灣中央氣象署在 1980 年代建立完整的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也就是說,現代天氣預報產製是以數值天氣預報為基礎,伴隨觀測儀器、超級電腦模型、預報員多方參與,最終轉譯成人容易理解的「資訊」並加以「展示」,才變成我們看到的天氣預報。

現代天氣預報「從無到有」大致分成 5 個流程:① 觀測資料收集 → ② 電腦模型運算 → ③ 加工處理、偏差校正 → ④ 人為解讀、修正 → ⑤ 展示。

第一步:觀測資料收集

電腦模型想預報「未來」某時間點天氣,必須先有「現在」完整的大氣狀態,因此需收集來自世界各地觀測資料,而大氣連續分布於整個地球,沒有國界之分,地球所有地方大氣都相互牽動,因此要掌握完整大氣狀態,需以立體、三維方式從地表到高空進行觀測,並盡可能涵蓋地球每個角落。

天氣資料主要來源即各國氣象機構在地面、海上、高空、太空部署的各種觀測儀器,包括地面觀測站、氣象衛星、氣象雷達、海上浮標、探空氣球等,世界氣象組織(WMO)會統一這些數據採集時間並訂定標準,各國共享這些資料,並在需要的時間點將資料放入電腦模型。

第二步:投入電腦模型運算

在電腦模型中,會將放進模型的一手觀測資料作為「初始值」,依照模型「方程式」、「物理定律」進行大量、複雜運算,求出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氣狀態,這些物理定律的方程組非常複雜,只有超級電腦能負擔如此龐大計算量。

然而,電腦模型和人一樣存在不同意見,可能在運算過程出現分歧模擬結果,這也是為何不同國家開發的電腦模型,預測之颱風路徑往往不太一樣。為了更接近真實天氣動向,下一步就是對模型結果進行判讀,修正偏差。

第三步:電腦加工處理、偏差校正

模型不可能完全正確模擬真實世界,意即電腦模型算出的原始結果帶有模型自身偏差,加上盆地、山區等不易被電腦模型解析的區域也可能出現地理特性偏差,舉例來說,一般狀況下海拔高度越高、氣溫越低,但若電腦模型的山區地形受限解析度,模擬出的山頂高度比實際山頂高度低,預報出來的氣溫就可能長期比實際溫度高,因此需經統計方法校正,或參考其他模型結果進行微調。

第四步:人為解讀、修正

電腦完成基本的偏差修正後,還是可能忽略部分實際情況,氣象署表示,尤其台灣地形複雜、某些地理區域特性明顯,許多電腦模型無法直接掌握,此時便換預報員出馬,根據自身經驗與知識主觀調整天氣系統預報,經開會討論、研判、綜整天氣變化可能性後,做出最後預報結論。

到這還不是最後一步,氣象署指出,這些以數值呈現的預報成果需再轉為閱聽眾相對容易理解、閱讀的形式,才是最後我們看到的圖像化天氣預報資訊,更白話地描述氣溫、濕度、各地降雨預測、風力和風向、氣象警訊(如颱風警報、暴雨警報)等。

氣象署最後提醒,手機或電腦內建的天氣 App、搜尋引擎提供的預報資料,多直接採用電腦模型原始資料顯示,沒有經過偏差修正,因此可能忽略地區特性,使用上最好多方參考以免誤判天氣。

  • 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首圖來源:AI 生成)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楊柳颱風路徑有變! 將一路往上飄 恐從北部海面經過

自由電子報
02

楊柳颱風「最新路徑北修」!氣象署:不排除發陸警 這地區首當其衝

三立新聞網
03

檢舉魔人「2個月抓369件違規」 警撤銷罰單原因曝:有違立法目的

CTWANT
04

台鐵南迴線列車故障!313號次車卡鐵軌上被拖回太麻里 乘客苦等2小時

CTWANT
05

手機內建天氣App預報不準? 氣象署曝原因:謹慎使用

上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盛大登場 長庚醫院展示全方位高齡照護亮眼成果

台灣好新聞

臺東慢經濟理念獲肯定 雲林縣府團隊深度交流共享治理經驗

台灣好新聞

《康健》主辦「仲夏夜摘星餐會」  7位星級主廚以料理傳遞愛與記憶

台灣好新聞

屏縣無腳本生物病原災害演習 新型A型流感防治應變能力再升級

台灣好新聞

臺南郵局攜手榮服處 宣導防詐騙及金融知識

台灣好新聞

桃喜居父親節歌唱嘉年華「爸」氣登場 笑聲與歌聲齊揚

台灣好新聞

高雄連鎖加盟展登場 AI數位轉型x國產鮮奶媒合會引領市場

新頭殼

雲嘉南丹娜絲災後修復家園嘉義縣6鄉鎮延長申請至8/15

勁報

嘉榮護家歡慶父親節榮民張志範以音樂為榮民眷長輩獻祝福

勁報

2025銀髮友善食品獎 農業部和食品所攜手打造高齡友善幸福餐桌

勁報

邱文虎大師個展 新竹玻工館展出獨有還原工法作品

台灣好新聞

釣蝦場網破洞!釣15隻蝦全跑光業者拒賠!怪客沒檢查

EBC 東森新聞

鬼滅無限城開戰 引爆暑假觀影潮

青年日報

楊柳颱風路徑有變! 將一路往上飄 恐從北部海面經過

自由電子報

台日兩國醫師會簽友好協定 具歷史意義(圖)

中央通訊社

台日兩國醫師會簽友好協定 立下新里程碑(圖)

中央通訊社

台日醫師會簽友好協定 駐日副代表蔡明耀見證(圖)

中央通訊社

台日兩國醫師會締結姊妹會 雙方互贈禮品(圖)

中央通訊社

桃療舉辦「愛在身心綠世界親子共融健康日」 結合ESG蔬食傳遞永續關懷新力量

台灣好新聞

紙風車第三輪巡演! 「台灣幻想曲」鼓勵追夢

TVBS

「楊柳」恐發海警 13、14日影響最劇

青年日報

台日醫師會締結姊妹會 健康合作奠新基礎(圖)

中央通訊社

江啟臣首度無父陪伴的父親節 韓國瑜、胡志強送暖:守住民主,823投不同意罷免

中華日報

暑假打工市場供需兩旺 企業祭「時薪加碼」搶學生人才

TVBS

福利處「金獎對對樂」、「幸福年中慶」開獎

青年日報

父親節秀傳醫師開講 守護爸爸每一夜好眠

台灣好新聞

(有影片)/全美語教學直攻國外頂尖百大 聯合國際實驗教育機構外師如何看待台灣學生競爭力

觀傳媒

快要長香菇!終於放晴 伸港福安宮把握時機曬棉被

EBC 東森新聞

毒品危害影響深遠 浪子回頭赴南投看守所現身說法

台灣好新聞

學生遇糾紛遭逼「下跪磕頭」!老闆竟稱:替你父母教訓

民視新聞網

台日醫師會簽友好協定 國策顧問林逸民:具歷史意義

中央通訊社

台鐵南迴線列車故障!313號次車卡鐵軌上被拖回太麻里 乘客苦等2小時

CTWANT
影音

淹水恐成常態、偷走兒童戶外活動時間 全是「這因素」 得積極減碳

TVBS 新聞影音

淹水恐成常態、偷走兒童戶外活動時間 全是「這因素」 得積極減碳

TVBS

部桃社工送餐到家 父親節長輩笑顏暖社區

台灣好新聞

飼主花5萬帶5貓3狗住寵物旅館!回國驚見1死1重症

EBC 東森新聞

好市多超好吃減脂神物!人妻狂讚:肉質軟嫩不乾柴

EBC 東森新聞
影音

週日嚴防短延時豪雨! 楊柳颱風不排除週二發海警

民視新聞影音

週日嚴防短延時豪雨! 楊柳颱風不排除週二發海警

民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