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布北市統籌分配款增442億 北市府批:損害地方權益政治操作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中央昨(29日)公布財劃法修正後,各地方政府分配的統籌分配稅款金額,點出台北市分到1149.24億元最多、較今年大增442億元。台北市長市長蔣萬安今上午出席不公開行程,表示財政局會說明。北市府發言人李政軒表示,中央以台北進行錯誤類比模糊焦點,呼籲中央切勿以犧牲地方權益的方式進行政治操作。
北市財政局表示,中央一再強調北市統籌款增加金額,卻未提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款減少情形;立院修法精神在於提升地方財政自主,改善過去25年中央與地方收支失衡問題。行政院須依法行政,實質擴大地方政府獲配財源,提升地方財政自主、尊重地方自治精神。
財政局指,財劃法僅訂定分配指標與權重,公式由中央政府行政裁量設計;然而,中央執意以損害地方權益方式設計公式,導致仍有約345億元未能分配至地方政府。若依地方建議,不僅能依法分配完畢,且各縣市獲配數也可再增加,不會減少。
財政局批評,中央卻將未分配完成責任,歸咎於新版財劃法部分內容矛盾或欠明確,導致連江縣發生獲配數反較修法前短少情形,這不只違反財劃法修法意旨,更與北市獲配數多寡毫無關聯,中央相關說法以錯誤類比轉移焦點。財政局呼籲中央應採納地方建議,儘速解決問題,勿再犧牲地方權益。
此外,財政局也說,地方財源不只統籌分配稅款,尚須將一般性補助款與計畫型補助款獲配數額一併計算考慮;而行政院昨日已公布補助辦法修改,明確表示未來一般性補助款逾7成將分散至各部會,計畫型補助款也將重新檢討比率,勢必對地方財政收入造成極大影響。預估包含北市在內多數地方政府,均可能面臨獲配統籌款增加數,因中央大幅扣減地方補助款,最終所剩無幾。
財政局指出,中央迄今都未清楚公告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及計畫型補助的分配情形,卻一再強調北市統籌款增加金額,刻意造成北市獲配財源大幅增加錯誤認知,以合理化對北市依法應獲配補助款扣減。
李政軒表示,財政局已經清楚指出,是中央堅持用損害地方的公式,導致統籌款並沒有全部分給地方政府、連江縣統籌獲配短少。然而,中央卻拿台北進行錯誤類比、模糊焦點,市府嚴正呼籲中央切勿以犧牲地方權益的方式進行政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