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拆除血管炸彈!認識ASCVD。遵守4原則、善用App,防中風心肌梗塞。

今健康

發布於 2024年10月17日01:22

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威脅著國人健康,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多直接或間接與其有關,尤其是LDL-C低密度膽固醇更是動脈粥狀硬化主因之一。

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指出,ASCVD每年醫療支出453億點,其中缺血性心臟病62.2萬人、腦血管疾病45.9萬人,健保資源使用量大。

為降低ASCVD對國人健康與醫療資源的衝擊,健保署邀集國內九大醫學會,制訂並公佈「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並推動「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與民眾一同守護健康。

#ASCVD #高血脂 #低密度膽固醇 #中風 #心肌梗塞

LDL-C低密度膽固醇分5級。
注意相關風險,防範ASCVD!

主要統籌專家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李貽恒理事長表示,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因人而異,各因素綜合評估下可分為「低」、「中」、「高」、「非常高」與「極高」等5個風險等級。

確診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者,屬於「非常高度風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70 mg/dL。已發作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且合併糖尿病或其他第二種ASCVD者,屬於「極高度風險」,低密度膽固醇更要限縮在55 mg/dL以下。

這些病友開始接受治療後,應在6-8週內檢測低密度膽固醇。如果治療達標,可每6個月持續追蹤與治療;若未達標,則視情況增加藥物劑量、更換或合併不同機轉的藥物種類。如此能幫助清除粥狀斑塊、改善血管功能,進而預防ASCVD的發生與復發。

#ASCVD #高血脂 #低密度膽固醇 #中風 #心肌梗塞

遵循4原則防ASCVD
要回診、要治療、要追蹤、要改變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陳文鍾執行長進一步表示,「非常高風險」患者致命風險高,又以急性冠狀動脈疾病、周邊動脈疾病、中風最要命,患者出院後一年累積死亡率直逼20%,高於一般ASCVD平均值12.9%。

不過,面對這樣的危險,多數「非常高風險」患者卻未能落實每3個月回診追蹤的建議;甚至半年內檢測一次最主要原因之一的低密度膽固醇患者更僅有5成,近5成患者住院期間未接受降血脂藥物,顯見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不佳。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劉秉彥秘書長說明,針對分級「非常高風險」、「極高度風險」患者控制目標至關重要,不過由於血脂一般而言無法在家自行追蹤檢測,高血脂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建議病友應該要遵循「要回診、要治療、要追蹤、要改變」4原則,經由醫療介入與生活調整雙管齊下。

健保署也公佈「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l健康存摺App」新設置「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專區」,推動健康儲金簿、提供疾病與血脂衛教資訊、血脂檢驗報告等,幫助病友輕鬆做好個人及家人的血脂管理,遠離心肌梗塞、中風、心血管死亡等風險,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他低密度膽固醇超標險害命!
穩定治療、追蹤為美好人生努力。

病友余先生作息規律、熱愛運動,平日無肥肉不歡,身體沒有任何不適。10多年前曾出現牙痛、肩背痠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後沒想到竟急性心肌梗塞,險些喪命。緊急心導管手術治療救回一命、恢復意識後,他才知道心臟的2條重要血管都塞住了,元兇之一竟是他一直忽略、也完全沒症狀的「超標低密度膽固醇」數據報告。

後他開始認真積極配合醫囑治療及回診追蹤,迄今10多年不間斷。近年更善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管理血脂數據。余先生表示,最近一次量測的低密度膽固醇指數76 mg/dL,距離標準值70 mg/dL以下還有一段距離,但有過瀕死經驗,會持續為美好人生努力。

暢心無阻,推動心健康!
遠離ASCVD死亡風險。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呂鴻基董事長表示,本次記者會攜手健保署與九大醫學會,公佈台灣血脂管理臨床路徑共識、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衛教專區、全新的創意衛教工具,意義非凡,期待在政府、醫界與民眾共同努力之下,可以「暢心無阻,推動心健康」,達成國人穩控血脂8成的目標,遠離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死亡風險。

#ASCVD #高血脂 #低密度膽固醇 #中風 #心肌梗塞

感謝本次參與的九大醫學會: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
.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
.台灣內科醫學會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台灣腎臟醫學會

《延伸閱讀》

.運動增好膽固醇、降壞膽固醇!簡單2招,防高血脂引中風、心肌梗塞。

.驚!他三年心肌梗塞2次!醫:現代人如何降「壞膽固醇」很重要。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