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恐吃掉預算!台灣醫療「重大危機」 退休族群憂不安
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陰影下,高達92%的美國退休人士擔憂通膨侵蝕資產價值,78%的台灣上班族對未來經濟表示擔憂。民眾變得更不敢退休,擔心退休後花費超出預期,加上醫療保健開銷增加。若台灣承諾提供美國鉅額投資,國內預算將縮減,福利結構改變,民眾使用醫療資源的門檻也將提高。當關稅政策一環扣一環地影響經濟,醫療產業資源減少,長照與醫護系統難以因應超高齡社會需求,民眾想要安心退休的願望恐將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在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陰影下,全球經濟格局正面臨重大挑戰,台灣民眾對未來生活與退休規劃的憂慮日益加深。根據2025年美國退休調查顯示,高達92%的退休人士擔憂通膨侵蝕資產價值,約25%受訪者表示退休後支出超出預期。對台灣而言,對等關稅不僅可能衝擊經濟發展,更因鉅額投資美方而縮減社會福利預算,進而影響超高齡社會的醫療福利體系,使民眾對安心退休的期望蒙上陰影。
對等關稅的影響層層相扣,首當其衝的是台灣的出口產業。當高關稅導致出口困難時,工廠為維持營運,不得不將成本轉嫁至內需市場,或採取減少投資、裁員等措施,使整體經濟趨於冷卻。同時,美國對各國提高關稅造成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日常用品價格也隨之上漲。
上班族Heidi表示,她擔心未來物價必定上漲,包括孩子的補習費、學校餐費等各項支出。她認為在經濟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家庭可能會暫緩換車等大筆消費,投資理財也會受到影響,這些因素都讓人更不敢退休。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高達78%的上班族對未來經濟表示擔憂,38%的人已開始減少家庭開支。對即將退休的中高齡族群而言,壓力更為沉重。上班族平均希望在63歲退休,但有10%的人表示根本不敢考慮退休問題。此外,退休後想重返職場的比例高達76%,較去年大幅成長約10%。她強調,對等關稅政策使上班族對退休後可支配現金的焦慮感增加,導致更多人希望退休後重返正職,相關比例成長近50%。
關稅政策不僅直接衝擊各行業,也影響背後的廣大勞工群體。民眾變得更不敢退休,主要是擔心退休後的花費超出預期,加上醫療保健開銷可能增加。另一個讓人卻步的原因是,若台灣承諾提供美國鉅額投資,國內預算將縮減,福利結構將改變,民眾使用醫療資源的門檻也將提高。
Heidi表示,現代醫療雖然發達進步,但生病不一定會立即致命,反而可能拖延很長時間,因此醫療花費必定非常可觀。
醫師姜冠宇表示,在關稅談判中,日本和韓國已投入大量資金,如日本的五千億美元。在繳稅人口減少但需要福利的人口增加的情況下,若中央累積的預算在談判中被迫以投資形式流向他國,且大部分歸於美國,對高齡化且生產力有限的國家將產生嚴重衝擊,尤其在產業結構轉變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
姜冠宇進一步憂心,台灣醫療GDP成長有限,主要受健保制度限制。他提到衛福部執行的五年440億台幣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是健保外的重要投資,為醫界注入活水。然而,若大量預算如日韓般流向他國,將對國內產業包括醫療、生技、製藥等造成巨大衝擊。
當關稅政策一環扣一環地影響經濟,醫療產業資源減少,長照與醫護系統難以因應超高齡社會需求,民眾想要安心退休的願望恐將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