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12大身體指標,提醒你水喝夠了沒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16日08:41 • 發布於 06月16日08:41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康健雜誌 圖/ Pexels
12大身體指標,提醒你水喝夠了沒

1.尿液味道太重

想要知道自己喝水夠不夠,最好的方式是觀察你的尿液。身體水分若是足夠,尿液應該呈現透明微黃,且味道不至於太重。

但如果尿液顏色過深,聞起來有一種進入公廁的臭味,就代表你的身體可能缺水了。

而如果尿液顏色呈現透明無色,則是「體內水分過多,該停止喝水」的訊號。

透過不同的尿液顏色,可以了解體內水分的多寡,這是因為主導身體電解質平衡的腎臟,會藉由尿液量調節身體水分。

當你喝進超過身體所需要的水分時,腎臟會自動將多餘的水過濾、經由尿液排出,此時尿液顏色會呈現淡黃色甚至是透明無色;相反的,若腎臟偵測到體內水分不足、血液中的鈉鹽濃度過高,便會回收身體寶貴的水分,此時的尿液量會減少且尿液的濃度較高,顏色便會呈現深黃色甚至是烏龍茶色。

當尿液已經呈現透明無色,再繼續喝水,可能對身體有害。部立南投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莊宗芳指出,腎臟功能正常的人,通常能藉由尿液排出這些多餘的水分,但腎臟、心臟、肝臟有問題或是中風的老年人、腎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的小嬰兒,可就不同。

這些族群由於腎調節能力不佳,當腎臟來不及排出過多的水,過多的水會堆積在體內,可能會造成「水腫」,甚至損害腎臟功能,若持續牛飲不止,雖然機率不高,但也可能會導致低血鈉,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水中毒」。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資料提供/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

2.頭痛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頭痛可能是缺水引起,也可能是喝太多水導致。我們的大腦80%是水。當身體缺水時,大腦的細胞組織也會缺水,細胞便會萎縮,進而引發疼痛。同時,當大腦血流減少,攜氧量不夠,大腦的血管會擴張,導致腫脹、發炎,這也會造成頭痛。

另一方面,當我們喝太多水時,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減少,也會使得身體細胞腫脹,大腦的細胞也不例外;而且喝太多水也會使大腦膨脹,擠壓到頭顱,都會引發一陣一陣的頭痛。

3.頭暈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頭暈、思緒混亂、注意力不集中都是需要補充水分的警訊之一。當身體缺水,電解質不平衡時,身體許多功能運作就會不順暢。尤其當身體的血液量因缺水而減少,會使血流無法迅速到達頭部,這種情況在變換姿勢的時候,尤為嚴重,從而造成暈眩。這時適時補充水分,體內血液量增加,頭暈的狀況即可減輕。

4.心跳加快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長時間在炎熱的氣候下活動,這時如果身體水分又不足,心臟為了補償體內因缺水而血液減少的狀況,會跳動得比平常更快,進而使人產生心悸。因此,如果感到莫名的心悸,可能不是心臟出問題,先坐下來補充一些水分,心跳也許就能和緩。

5.記憶力變差、煩躁焦慮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最新研究發現,只要失去體重0.72%的水分,就會影響記憶與情緒。

英國斯望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人類與健康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測試101位受試者,將他們安置在30℃的室內4個小時,分別測量不同時間流失的水分,以及相對應的情緒狀況與記憶力。

研究發現,90分鐘過去,沒喝水的受試者流失體重0.22%的水分,活力度變低,也更容易焦慮、心情低落;有喝水的受試者則較無此影響。4小時後,沒喝水的受試者流失體重0.72%的水分,接受記憶測驗時,相較於有喝水的一群表現較差。該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

6.皮膚鬆弛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捏一捏手背的皮膚,如果皺紋遲遲不消,就表示皮膚的保濕力不夠,需要多喝水。身體愈是缺水,皮膚的回彈力愈差。

而且身體缺水時,皮膚不只乾,蒸散功能也不好,因此有些人還會出現臉紅的情況。

7.疲倦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缺水或水喝太多時,都容易感到疲倦。當我們缺水時,身體自然會降低循環速率以儲存能量。血液循環會將氧氣運作到器官、肌肉,當循環減緩,氧氣量變少,自然會覺得疲倦、精神不振。

但當喝水太多時,也會產生疲倦感。這是因為我們的腎臟負責過濾多餘的水,確保身體津液的濃度正常。一旦我們喝下過多的水,腎臟就得多做工,並影響體內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使身體處於緊繃、疲勞的狀態。

還有一點,喝太多水導致夜尿次數頻繁,睡不好,身體也會感到疲憊。

8.嘴唇乾裂、眼睛乾澀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這應該不難想像。少了唾液、淚液的滋潤,嘴唇、眼睛就會變得很乾。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就是「舌頭」。正常的舌頭看起來是粉紅且濕潤的。脫水時,舌頭會變得乾澀、舌苔明顯且顏色偏白。甚至舌頭或嘴唇太鮮紅,也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警訊,因為在中醫來看,水具有穩定、滋潤、降火的功能。只要缺水,就會有燥與熱的表現。

9.口臭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我們的唾液有很多抗菌成分在裡面,一旦身體缺水,唾液量就會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降低,細菌就開始繁殖、發酵,進而引發口臭。

10.容易感到飢餓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分校心臟內科系助理教授錫金斯(John Higgins)解釋,當身體脫水時,許多營養素無法被吸收,甚至像肝臟需要水分才能分解肝醣,以儲存能量,便因為缺水無法運作,都會使我們想要多吃東西來補充能量。

當然,甜的、鹹的都可以,但通常脫水時會特別想吃甜食,「因為身體正需要肝醣的幫助,」錫金斯進一步說明。

11.運動時不大會流汗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我們運動時,體溫會自然升高,而流汗是一種散熱機制,幫助調控體溫。但當身體缺水時,製造不出汗水,體溫調節機制當機了,這很危險,可能讓身體過熱,甚至可能中暑。

12.容易抽筋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水喝太少或太多都容易抽筋。當我們運動流汗時,同時會帶走體內的電解質,尤其是鈉離子。當身體正大量流失水分時,很多器官會搶著要體內殘留的水;通常,循環系統會贏。而這也表示,我們的肌肉組織得排在「候補」順位。

如果肌肉組織沒有足夠的水分、鈉離子,就會變得很敏感,導致肌肉不自主地收縮,也就是痙攣、抽筋。

但當體內水分過多時,電解質濃度也會降低,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下也容易抽筋。

延伸閱讀:

尿液顏色反映健康狀況,解析11種尿液顏色,4招改善

止痛藥吃到洗腎,復健黃金期卻臥床等死?偏鄉醫療的「惡性循環」誰來打破?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2

吃冰跟經痛有關?蘇怡寧打臉「都是習俗認知」:自己不吃別禁止別人

CTWANT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史丹佛研究發現 人體從這年紀開始呈現「斷崖式衰老」

NOW健康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06

蔡依林9點半就寢、郭富城晚睡早起 醫師給出真正評論…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