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前段時間,一則大陸新聞引起關注:一位年僅26歲的女性程式設計師,平時天天喝冰美式咖啡、冰飲料,久而久之發現經期逐漸失常。她就醫後才發現,子宮內竟長了大量息肉,差點必須動手術切除,後來靠著中藥調養才慢慢痊癒。
不少女性網友因此感到擔心:每天喝冰咖啡、冰奶茶,是不是真的會「凍」出婦科問題?其實,目前醫學並沒有證據顯示冷飲會直接導致子宮瘜肉。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飲料裡的糖分與過量咖啡因。
子宮內膜瘜肉是內膜組織過度增生形成的突起,大小從幾毫米到數公分不等,可能單顆或多發。大約有3成異常出血與此有關,常見症狀包括經期延長、經血過多,甚至影響受孕。已知的高風險因子包括雌激素水平過高(如長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藥物或保健品)、慢性發炎(反覆感染、流產手術)、以及代謝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年齡超過40歲,發生率也會上升。至於「低溫飲品」並不是致病原因。
那麼冰飲的間接風險在哪裡?
1.咖啡因與荷爾蒙代謝
咖啡因與雌激素都需要肝臟酵素代謝,長期過量攝取(每天超過2杯咖啡)可能干擾平衡,導致雌激素堆積,進而增加內膜增生風險。
2.高糖陷阱
手搖飲往往含大量精製糖與奶精,長期下來會提高肥胖與胰島素阻抗風險,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分泌,間接增加子宮瘜肉的發生率。
傳統醫學觀點則提醒:熬夜與冰飲的組合容易造成「氣滯血瘀」,讓體質偏寒、循環變差,間接影響子宮環境。因此,規律作息與避免長期冰飲仍有助於維持健康。
醫師建議,想兼顧口腹之欲與身體健康,可以嘗試:
咖啡每日不超過1杯,經期前後可暫停。
飲料減糖減頻率,改喝無糖茶,每週控制在2杯以內。
冷飲「慢喝」,入口含一下再吞,減少溫度刺激。
若出現經期超過7天、非經期出血、同房後出血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做超音波檢查。與其恐懼冰塊,不如戒掉過量糖分、避免熬夜,才是真正保護子宮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