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臭豆腐、鹹酥雞!醫揭最危險小吃是它…10大美食藏「高醣、高油脂」陷阱:吃一次傷害身體逾1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20小時前 • 發布於 20小時前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台灣小吃眾多,走一趟老街、逛一次夜市,就能橫掃各式各樣的庶民美食。不過這些「小吃」份量雖小,卻暗藏高熱量、高鹽糖、高澱粉、高油脂陷阱,不但可能造成肥胖、養出脂肪肝,也可能使血糖急遽波動,進而引發糖尿病、甚至影響腎功能。

「很多人以為不油、不炸、有肉、有菜就OK,其實大家以為健康的食物,有時並不健康。」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生李思賢,一語道破大眾對小吃的迷思。

好比清明節應景必吃的潤餅(春捲),看似包了大量蔬菜很健康,但其實一捲潤餅常用2張皮來包,單餅皮就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加上花生糖粉,熱量更驚人。再如有「台灣漢堡」之稱的刈包(割包),內夾滷肉、酸菜、花生粉,看似不油膩、有蛋白質,但其實外皮以麵粉製成,「吃久了也會讓血糖快速上升!」

高澱粉、高油脂對健康危害最深

而小吃對健康造成危害的兩大關鍵,就是「高澱粉」與「高油脂」。像炸肉圓、煎餃、芋頭酥、地瓜球、營養三明治等,就是「高油脂」危險族群;而土魠魚羹、魷魚羹、蚵仔煎、蚵仔麵線等加了許多「勾芡」的小吃,則被劃分到「高澱粉」類。另外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則是「高澱粉+高糖」,被李思賢列為最不健康小吃之首。

「如果炸物沒裹粉、或只薄薄一層,危害可能還沒這麼大!」李思賢解釋,雖然大家認為臭豆腐、鹹酥雞這類炸物很不健康,但相較起來,蔥油餅、煎蘿蔔糕這類兼具「高油脂、高醣份」的小吃,反而更傷身體。

他直言,大家常說「血糖快速波動」不好,但高血糖只是表象,重點是血糖一升高,身體會反射性分泌胰島素,將血糖運送到肌肉、細胞中,轉換成細胞的養分;但若血糖過量,無法全部被細胞利用,多餘的血糖就會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形成「胰島素阻抗」,「久了身體對胰島素不反應,導致高血壓、肥胖、身體發炎、糖尿病。」

不過在他眼中,高澱粉算是短期傷害,因為血糖一上去,頂多3~4個小時就下來,傷害是一波的;但若是不好的油、又用高溫去炸,「當下可能沒感覺不舒服,卻可能要幾個月,甚至1、2年才能排出身體,傷害是很久的。」

尤其細胞膜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脂肪,食物油脂不好,就像機車換機油,「換好油,齒輪自然跑得順,但要是換很髒的油,齒輪跑不順,細胞不健康,彼此之間的溝通與傳遞訊息就會變得很有障礙。」

不僅如此,壞油還會傷害為身體細胞製造能量的「粒線體」,讓人沒精神、易疲勞,從外表來看則是更容易長皺紋、老化更快。「而且不好的油經過高溫處理,往往伴隨反式脂肪、自由基,你把它吃下去,雖然血糖沒升高,但這些東西都在給你的身體壓力。」

鹹水雞、滷味、黑白切相對健康

李思賢說,當然沒有一種食物是「完美好」,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像巴菲特喝了一輩子的可樂也沒事,所以只能去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像他就認為,滷味、鹹水雞、小火鍋、黑白切都是不錯的健康小吃,臭豆腐、不裹粉的鹹酥雞偶爾吃也OK,他也曾實測皮薄肉多的餛飩,「吃下去血糖上升不明顯!」

不過他仍提醒,貪嘴想吃小吃無可厚非,但這些不健康的食物最好能控制在「1周吃2次」的頻率內。另外也要改正「餐裡面有點菜、有點肉就好」的想法,以為漢堡、三明治裡夾了一片生菜、番茄就算攝取到纖維質,「其實那個根本微乎其微」。

十大罪惡台灣小吃

那麼日常中,到底有哪些小吃對健康危害甚深?又有哪些是最該閃開的熱量陷阱?《幸福熟齡》獲得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授權,綜合醫師與營養師看法,盤點出10大罪惡小吃:

1、鹽酥雞

雞排、鹽酥雞、花枝等食材,因表面積大、份量多,裹粉油炸後,熱量直接增加200~300大卡。有些人以為炸杏鮑菇、四季豆應該算健康?其實這些都是吸油食材,一份鹽酥雞加杏鮑菇就700大卡起跳,佔成人一日熱量的1/3到1/2。

且外賣炸物多用沙拉油或葵花油,含有高量Omega-6脂肪酸,易引起發炎反應;若油品沒有定時更換,回鍋油品更會產生致癌物與重金屬,不單使人發胖,還會傷肝、傷腎、傷心臟及血管,更會提升致癌率。

2、炸蛋蔥油餅

蔥油餅製作時都會添加油脂,未煎前一片100克約有250~300大卡,油煎後熱量大約會再加50到100大卡,若加煎蛋再增100大卡。而直接油炸的炸蛋蔥油餅更可怕,搭上油炸蛋及沾醬,直接飆破650大卡。

3、營養三明治

儘管餡料包含番茄、小黃瓜、滷蛋,看似蔬菜與蛋白質俱足,但由於麵包體是油炸,又加上滿滿美乃滋,滿滿碳水與油脂,一份就超過600大卡。

4、大腸包小腸

糯米本身就是高升糖食物,且製程中加入紅蔥酥、豬油拌炒,僅糯米腸本身就約350大卡;包上一根香腸則直飆580大卡。且香腸是高脂肉類又是加工紅肉,含有飽和脂肪酸、高膽固醇,會激發身體出現慢性發炎反應,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與腸癌、鼻咽癌的風險。

5、肉圓

一顆肉圓的澱粉量約等同0.6碗飯,無論是採油炸或油泡保溫,都會吸附大量油脂,吃一顆等於吞了0.6湯匙的油,含餡熱量約324大卡。即使南部清蒸肉圓相對健康,但吃多一樣會讓血糖飆升,且搭配降料也有高鈉、高糖風險,最好一次限制只吃一顆。

6、炸臭豆腐

林世航表示,臭豆腐一盤約有5~6塊,以板豆腐300克計算,未油炸前熱量約290大卡;切小塊油炸後,每一塊約吸收4~5克油脂,一份炸臭豆腐即有500~560大卡。且炸臭豆腐還會再加入泡菜、醬汁提味,整體鈉含量偏高,有高血壓者須格外注意食用份量。

7、控肉飯/滷肉飯

由富含油脂的五花肉,以醬油、糖經長時間滷製而成,一碗白飯熱量原先約280大卡,加上肉汁及滷肉,就超過450大卡,是高油、高醣的熱量炸彈,長期食用易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疾病,也是胃食道逆流的禁忌食物。

8、蚵仔麵線/肉羹麵

林世航指出,羹湯類料理有兩大陷阱,一是「澱粉勾芡」,越濃稠的湯底,一碗熱量即可能會比清湯增加100多大卡。

另一陷阱則是「調味」,麵線、酸辣湯等羹湯走重鹹或辣來加味及刺激食慾,尤其麵線本身製程會添加鹽來提高延展性,未煮前一碗麵線約含1400毫克鈉,超過一天鈉建議限量的一半,一碗下肚,除了熱量也同時吃進許多鈉,對高血壓患者是一大禁忌。

9、地瓜球

10顆約400~450大卡,雖然地瓜膳食纖維含量高,但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且添加精緻糖,經過油炸更吸附大量油脂,熱量偏高。

10、珍珠奶茶

珍奶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一杯冰塊、甜度正常的珍珠奶茶,熱量相當於一份650大卡便當;即使減至半糖,也已達到WHO建議的單日精緻糖攝取量。

特別是珍奶裡的果糖是依賴肝臟代謝,在代謝過程中會轉換成三酸甘油脂而變成脂肪,不只肝臟堆積成脂肪肝,還可能引發高血脂、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病,是導致代謝症候群、亦即糖尿病前期的最大元兇。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生李思賢提醒,很多人以為「不吃重鹹」就能避開洗腎危機,其實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7%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

一周限吃2次,挑蒸煮戒炸物

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說,若飲食上沒注意蔬果、蛋白質的攝取,也無規律運動的習慣,頻繁選擇過油、過鹹的小吃,就容易增加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容易導致代謝症候群找上門。

林世航提醒,小吃並非不能吃,重點仍是自身日常的飲食型態,平日多注重蔬果的攝取,建議可從減少油炸物攝取開始,一周吃不超過2次,部分小吃的選擇可以從油炸改選非油炸,如蒸臭豆腐、蒸肉圓等;羹湯類則選擇調味較少、較稀的,如果於家中自製,則可先燙過麵線以減少鈉的攝取。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換掉醫生、嚴控飲食…退休護理長魔鬼式陪病,閨密痊癒就斷交!林靜芸:不打擾的支持才是最好陪伴

咬牙繳清透天厝30年房貸,七旬夫妻卻喊「住不下去」!階梯太多、修繕太貴…起家厝反成負資產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大家都做錯!藥瓶開封後多放乾燥劑會「雙倍乾燥」?食藥署:更易受潮

三立新聞網
02

很多人會吃!醫曝台人早餐「4地雷組合」恐釀三高

三立新聞網
03

她超愛喝冰飲「26歲就長滿子宮息肉」!醫曝狂喝飲料3大風險:容易造成氣滯血瘀

姊妹淘
04

中年婦女眩暈反覆2年 竟是「1生活習慣」惹禍

健康醫療網
05

百萬YTR猝逝! 非心肌梗塞「健檢正常卻忽略血壓」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