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再用壞習慣「養蟑螂」!專家點名:6行為+1種蔬菜最吸蟑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7月02日04:15 • 發布於 07月02日04:15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趙俐雯 圖/ Freepik
別再用壞習慣「養蟑螂」!專家點名:6行為+1種蔬菜最吸蟑

夏天是蟑螂最活躍的季節,當心生活壞習慣可能招來蟑螂室友。蟑螂都吃什麼?什麼樣的行為容易引來蟑螂?《康健雜誌帶你了解蟑螂習性、正確選購防蟑藥,幫助你輕鬆清除家中蟑螂,維護居家衛生。

蟑螂習性是什麼?哪些種類最常見?

環境部化學署引用環保署說法,指出蟑螂喜愛溫暖潮濕的環境,具群聚性、夜行性及趨觸性,因此時常夜出覓食,白天則藏匿於縫隙中。由於蟑螂具有趨觸性(編按:生物對觸覺刺激產生的定向反應),所以多隱身在牆壁、櫥櫃、抽屜、家具的空隙內。

此外,根據環境部化學署「蟑螂生態與防治資料」,台灣最常見4種蟑螂分別是:德國蟑螂、美洲蟑螂、澳洲蟑螂及棕色蟑螂。

哪些日常NG行為會引來蟑螂?

至於哪些壞習慣容易引來蟑螂,根據《康健雜誌》及日本媒體報導,以下6種日常習慣會助長蟑螂橫行,平時應多加留意、及早改善:

1.吃完東西,沒刷牙、擦嘴就上床睡覺

食物會吸引蟑螂前來覓食,因此牠們有機會爬到人的臉上,吃嘴角的食物殘渣。如果手上或指甲縫有食物殘渣,蟑螂也會啃咬手指周圍的皮膚。

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指出,曾有案例是嬰兒喝完奶,嘴邊有奶漬,蟑螂就爬上去吃,還順便把嬰兒的睫毛也吃光,非常嚇人。

2.居家打掃不整理縫隙

徐爾烈表示,家中難以打掃或容易忽略的隙縫,就是蟑螂最喜歡的地方,例如,有些木製的餐桌是折疊式或拉開變成長桌,桌底的隙縫通常較少清理,就容易有蟑螂。

3.排水口、抽風機沒加裝網子

北一女中生物老師、蟑螂專家蔡任圃指出,蟑螂防不勝防,能做的就是把縫隙堵死、把食物收好,將排水口、浴室抽風機加裝網子或關閉。

4.習慣用紙箱儲存物品

日本整理收納專家Odakemiyo表示,紙箱內層的瓦楞材質讓蟑螂感到溫暖舒適,會當成自己的家,建議家裡平時別堆積紙箱,盡快回收處理。

5.把洋蔥、沒喝完的開罐啤酒、果汁罐隨手亂放

日本整理收納專家Odakemiyo提到,啤酒跟洋蔥都是蟑螂愛好的食物。如果喝完啤酒、果汁,最好立即清洗後放入有蓋子的垃圾桶。另外,如果廚餘有洋蔥,建議連洋蔥皮一起存放在冰箱,或放入有蓋垃圾桶,避免暴露在外。

6.不清理水槽及濾網

日本整理收納專家Odakemiyo提醒,晚餐後,切勿把食物餐渣留在水槽或濾網中,如果散發食物味,可能引誘蟑螂來覓食。建議可將廚餘妥善存放在有蓋子的廚餘桶,讓氣味不會外漏。

蟑螂為什麼不能踩死?

看到蟑螂時,千萬別用拖鞋踩扁。環保署指出,蟑螂是過敏原攜帶者,敏感體質的人吸入或攝入帶有過敏原的蟑螂屍體碎片,就會產生過敏反應。此外,蟑螂常攜帶病原菌,被打扁後容易散播到環境中,間接影響健康。

如何殺蟑,才不會讓蟑螂產生抗藥性?

不能踩死,那麼該如何殺蟑?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專任教授黃基森指出,餌劑是最有效率殺蟑的方式之一。利用蟑螂喜歡吃糞便和同類屍體的習性,讓蟑螂吃完毒餌回到巢穴後發作死亡,接著又被同類吃掉,可達到連鎖殺蟑效果。

北一女中生物老師、蟑螂專家蔡任圃則指出,用熱水燙或肥皂水噴蟑螂最安全,不過也相對地沒效率。

自製天然防蟑配方,害蟲不再來

《天然配方除萬病》作者哈莉.科堤斯(Halle Cottis)指出,自製地毯防蟑除臭劑能有效殺死蟑螂,連跳蚤、螞蟻、蝨子都能一網打盡:

材料:小蘇打(205克)、矽藻土(205克)、檸檬精油15滴

步驟:

1. 取一個中型容器,把小蘇打粉和矽藻土都放進去。

2. 加入精油,蓋上蓋子後,輕輕搖晃均勻。

3. 使用時,直接灑在地毯上,靜置10~15分鐘。

4. 最後用吸塵器吸起來,就可以享受充滿整個房間的清新檸檬香氛了。

家中出現蟑螂,該怎麼清除?環保署公開6大關鍵

家中出現蟑螂別驚慌,只要掌握正確清除方式,搭配防蟑對策,就能有效杜絕後患,打造無蟑生活。

環保署指出,防治蟑螂要治本又治標,必學6招如下:

1. 不給蟑螂來:除門、窗、管線不留縫隙外,若有破損處應立即修補,以免蟑螂趁機潛入。廚房、浴室的排水口得經常刷洗,夜間不用時必須加蓋。

2. 不給蟑螂住:隨時保持室內整潔,居家室內外避免堆積舊報紙、紙箱雜物等,以減少蟑螂藏匿場所,讓牠沒有棲息的住所。

3. 不給蟑螂吃喝:將所有的食物妥為收藏,並將垃圾、廚餘妥善處理,垃圾桶、廚餘桶要加蓋,讓蟑螂沒有吃的機會。另外,廚房流理台要保持乾淨、避免積水,保持室內乾燥,以減少蟑螂生存繁殖必要的水分條件。

4. 噴藥:使用噴霧劑在蟑螂出沒處,上下噴灑約10公分帶狀的藥液,讓蟑螂爬過去接觸到藥劑就死亡。環境部化學署指出,如果噴灑殘效性殺蟑劑,噴灑於踢腳板或垃圾桶附近等蟑螂經常活動的地方即可,不必全面噴灑。另外,也最好在室內無人時進行,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5. 使用殺蟑餌盒:利用蟑螂的趨觸性,引誘蟑螂進入餌盒食用藥劑,亦可有效防治。

6. 使用殺蟑凝膠餌劑:可施藥於裂縫、牆角、縫隙中,並加強居家環境整頓,讓蟑螂沒有食物來源,即可增加蟑螂對凝膠餌劑取食率,提高防治效果。環境部化學署提醒,避免將餌劑施放於潮溼處,以免發霉失效。

選購防蟑環境用藥,應注意哪些事?

清除蟑螂的同時,小心也別傷了身體。環境部化學署提醒民眾,選用防治蟑螂的環境用藥時,要記得以下4個口訣:

1. 要對症下藥:防蟑必須選購防治蟑螂的環境用藥。

2. 要合法:認明產品外包裝上有環境部核准的許可證字號,例如:「環署衛製字第○○號」、「環署衛輸字第○○號」或「環衛藥防蟲字第○○號」。

3. 要確認時效:確認產品外包裝上的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限,避免買到過期劣藥,而影響防蟑效果。

4. 要識別標示:使用前先看產品外包裝的標示,正確使用才能安全又有效。

另外,民眾也可查詢環境部化學署所建置的「環境用藥許可證照查詢系統」,只要鍵入產品名稱或許可證字號,即可查詢所選購的環境用藥是否合法登記。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環境部化學署

延伸閱讀:

含糖飲料恐課「糖稅」,7成民眾贊成!國健署回應了

如何讓台灣再成為全球照護制度的典範? 邱文達:從健保走向3層次全民保險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02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03

別再看體重!「1數字」才決定健康:太多害心梗、三高

三立新聞網
04

男左腹痛月餘,竟是直腸癌第3期!無血便、便祕、無家族病史,也要提高警覺

華人健康網
05

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警訊!3個月分階段治療,成功根除食道癌與肺腺癌

華人健康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4

Matthew Su
蟑螂還是踩死最快!也不用擔心抗藥性!尤其在室外,一腳踩死乾淨俐落!
07月02日10:09
無所謂
藥房買硼酸拌三合一咖啡包有效
07月02日10:36
𝙃𝙖𝙣𝙠
啤酒罐 要水洗一洗 才放入垃圾桶
07月02日09:53
鐵道迷的日常生活
哪有用?
07月03日06:11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福源顆粒花生醬多批產品黃麴毒素超標 竹市衛生局令停產開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增2例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酷聖石冰淇淋「漂白水當白開水」供客人飲用2人就醫 台中食安處勒令停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想靠肉毒變美?盧建勳醫師公開「9大黃金部位」:調對位置很重要!

姊妹淘

與死神拔河成功 44歲壯年男奇蹟重生

台灣好新聞

「夏季憋尿」恐釀泌尿道感染!醫示警7、8月飆高峰 5類人注意

TVBS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氣管癌找上門!切除氣管與螺旋式重建手術,重拾健康

華人健康網

在飯店「光腳洗澡」也會染HPV?「病毒疣」成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陸男小便不停尿出蟲子 檢查揪出元兇:出在內褲上

CTWANT

孩子最愛的風味優格、早餐穀片不健康?!哈佛醫生揭露8款「偽健康食品」:容易造成腸道發炎

媽媽寶寶

夏天也會著涼?中醫推薦五大生活法,避免寒氣從冷氣、冰飲入侵

姊妹淘

暴雨釀災!類鼻疽創歷年新高:4大傳染病齊發,你該懂的雨災防疫3關鍵

康健雜誌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華人健康網

打造無歧視醫療!桃醫愛滋照護 9成感染者達U=U目標

中天電視台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條文8月1日上路 6大配套1次看

NOW健康

52歲男為投票忍牙痛引蜂窩性組織炎 家人急送醫保住一命

健康醫療網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NOW健康

薑不只是配角!營養師曝:每天攝取適量…可控血糖降發炎

中天電視台

中醫看低血壓 常見4種不良習慣引起

康健雜誌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網
影音

蟲蟲危機! 南投農夫咽喉有異物 竟是4公分水蛭

民視新聞影音

子宮瘜肉、肌瘤會影響受孕!醫揭「3成女性當心病變」非經期出血是警訊

優活健康網

陪伴出院、長照不中斷 亞東推「Home Easy Go」專案

NOW健康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華人健康網

研究揭「黃金睡眠區間」!每少1小時增9%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4人誤喝消毒水掛急診 醫師:絕對不要催吐

NOWnews 今日新聞

久站族注意!腳麻腰痛是警訊,5大久站族職業病及正確的居家舒緩方法

有醫靠

模擬人腦學習記憶! 陽明交大研發晶片仿人腦神經突觸

NOW健康

南部暴雨!4大傳染病疫情加劇 清理家園落實防疫3步驟

NOW健康

家族病史、重度吸菸2關鍵族群 肺癌篩檢3周年翻轉期別

NOW健康

誤將漂白水當開水下肚!醫示警正確急救1招

NOWnews 今日新聞

日走7000步享6大好處 蒼藍鴿:CP值最高

NOWnews 今日新聞

遺體泡水塔12小時!醫:飲用恐害腸胃感染 煮沸也不安全

中天電視台

誤用「假壯陽藥」不只傷肝腎! 藥師:恐引起2大致命疾病

潮健康

新生兒腸病毒再添2重症!5天大男嬰染「伊科11型」不治

中天電視台

暴雨狂炸中南部!災後積水「恐釀11種疾病」醫警告:4種可能致命

造咖

睡眠品質差小心腦淋巴系統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恐失智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每口都是挑戰!近7成長者吞嚥困難、邊吃邊嗆:避開3種NG食物+3招軟食技巧,讓爸媽吃得香又營養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