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只瘦身,還能護心!瘦瘦針成為新一代心血管保護用藥

今健康

發布於 07月03日19:08

俗稱「瘦瘦針」的 GLP-1類藥物,過去主要用於糖尿病治療、體重控制,近年多項研究顯示,其「護心」潛力也不可小覷!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指出,大規模臨床試驗(SELECT trial)顯示,體重過重(BMI≧ 27) 合併有腦心血管病史的成年族群,即便沒有糖尿病,持續使用GLP-1藥物,不僅可降低近10%體重,包括心臟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與中風等三項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更是大幅降低 20%。

「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成果。」李任光醫師表示,「這顯示,這個藥不只是血糖控制,甚至可視為一種全新的心血管用藥。」

不只是降糖,而是獨立護心

GLP-1原設計用於糖尿病治療,藉由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胃排空……等,達到降血糖與降低食慾等效果。在過去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同樣控制血糖的兩組病人中,使用 GLP-1類藥物的一組,其心血管事件明顯較少,暗示此藥的「護心」效果並不單純來自血糖改善。

因此,以非糖尿病病人為對象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進一步證實GLP-1類藥物在非糖尿病患者身上一樣能夠發揮心血管保護效益。

體重降低是關鍵機轉?

但如果不是因為血糖改善,究竟是什麼樣的機轉,讓瘦瘦針能夠護心呢?李任光醫師指出:「肥胖與高血壓、胰島素阻抗、慢性發炎等心血管危險因子高度相關,因此體重降低本身就是一種對心血管的友善介入。」在這項臨床試驗可發現,使用GLP-1類藥物的試驗組體重平均降低近10%、近 10 公斤,這當然也可能是降低心血管風險的因素之一。但GLP-1類藥物的護心效果不僅於此,一般認為與其抗發炎或改善血管內皮穩定性有關。「但仍有部分尚未完全釐清,有待更多研究確認。」

三度心梗 阿嬤施打GLP-1病情終趨穩定

李任光醫師以一名令他印象深刻的 80 歲女性病患為例。該患者半年內三度發生心肌梗塞,膽固醇與生活習慣都控制良好,卻仍持續復發。當時幾乎所有標準治療都已用盡,也因此雖然患者沒有血糖問題、也不胖,醫療團隊還是決定讓她試用 GLP-1類藥物。

「可以說我們當時手上可用的工具都已經用了,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畢竟以阿嬤當時的狀態來看,半年內再出現一次心肌梗塞也不會讓人意外!結果,讓她試用 GLP-1類藥物後,她從那之後五年內都沒有再發作,從 80 歲一路平穩到 85 歲。」

使用對象與安全性仍需把關

「過去心血管醫師主要透過治療患者既有疾病,藉以降低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當患者膽固醇太高、就降膽固醇,患者血壓太高、便控制血壓。有血糖問題就好好控糖。臨床上的預防藥物,大概就是阿斯匹靈、保栓通等抗血小板藥物。而現在,GLP-1類藥物也成心血管用藥。」

儘管結果令人振奮,GLP-1類藥物仍非一般保養用藥。李任光強調:「若無糖尿病,目前適用對象仍是已有心血管病史,且 BMI ≧ 27 的病人。」

此外,GLP-1類藥物常見副作用多為腸胃道不適,如噁心、食慾不振等,由於其副作用多與劑量相關,應由醫師協助、由低劑量開始調整使用。

回到醫療的初心:幫助病人回到健康狀態

GLP-1類藥物的出現,或許正是讓醫療人員多一項對抗心血管疾病的武器。「它不只是控制糖尿病的工具,而是能夠獨立改善心臟健康的新型藥物。對我們心臟科醫師而言,是非常寶貴的一項突破。」

《延伸閱讀》

.別讓心、腎、代謝疾病連環爆!醫教簡單養生,防「CKM症候群」

.糖尿病飲食要怎麼吃?簡單調整食物比例、進食順序,輕鬆控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健康指南:防癌行動GO

建立正確的觀念,了解如何預防及治療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小便的瞬間「碰」一聲…他的膀胱竟破裂了 手術見已嚴重纖維化!醫揭行為原因

鏡週刊
02

男子長期飲酒 小便突感腹部劇痛竟是膀胱破了

中央通訊社
03

70歲男回春「細胞年齡僅55歲」 7習慣幫大忙!

中天電視台
04

35歲女胃痛拖半年才就醫!醫一看搖頭:全都擴散了

中天電視台
05

薑還是老的辣!62歲媽媽快速瘦下18公斤 「只靠5招」驚掉網友下巴

中天電視台
06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