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立中觀點》黃國昌把民眾黨變成了黃復興
Newtalk新聞
在726協助國民黨反罷免成功之後,黃國昌終於把籌碼端上了賭桌,一方面宣布維持柯文哲的兩年條款,包括他自己在內,不分區立委兩年任滿就要全部卸任,另一方面開出價碼,要國民黨讓出新北市、嘉義市、新竹市,甚至是宜蘭縣。
從黃國昌向柯文哲換到立院總召之後,走的便是聯藍制綠的路線,和傅崑萁暗通款曲,推動違憲的國會擴權法案。後來柯文哲因為貪瀆重嫌而被收壓,黃國昌先是代理,隨後取得主席大位之後,更是毫無掩飾地與國民黨黏牢牢,儼然就是國民黨的禁衞軍。無論是法案還是預算,只要能惡搞執政黨,民眾黨都與國民黨緊密結合。國民黨人鬧了笑話、搞出醜聞,或是遇到了政治危機,黃國昌比國民黨的同志們還要急先鋒,跳出來捍衛這些國民黨人,無論他們是黑還是金。
民眾黨與國民黨的緊密結盟,對民眾黨來說不是沒有代價,民眾黨的政黨支持度已經從柯文哲選總統時的巔峰20多個百分點,掉到現在維持在10個百分點左右。小笠原教授曾經評論說,黃國昌的藍白合路線,雖然失去了部分期待民眾黨中立角色的選民支持,但也因此讓民眾黨的選民結構更加「純化」。
我認為小笠原教授對民眾黨「純化」的評論,並不算是完全精準的分析。事實上,在黃國昌的領導下,與其說民眾黨的選民結構變得更加「純化」,不如說這個黨的政治板塊已經產生了位移。也就是民眾黨丢失了許多中間選民,但卻吸納了一部分國民黨內極端仇綠的支持者。而這,正是黃國昌要的,因為這樣他才更有籌碼來跟國民黨喊價。
過去柯文哲所帶領的民眾黨,是一個訴求不藍不綠的第三勢力政黨,而如今的民眾黨已經無異於國民黨內的一個派系,而且是個一人決斷的鋼鐵紀律派系,就像是過去的黃復興黨部一樣。
年輕一點的民眾可能對「黃復興黨部」這個名字不太熟悉,用白話一點講,就是國民黨在蔣家威權時代組成的退伍軍人黨部。因為黨員都是退伍軍人,所以外省籍佔了絕大部分,在過去是蔣家政權的鐵衛部隊。他們不僅在意識形態上絕對效忠蔣家,抗拒台灣的本土化,而且透過黨員系統及眷村組織進行紀律嚴明的配票,因而是國民黨在各級選舉中的重要支柱,他們所推出的軍系候選人幾乎是百發百中,與地方派系所形成的國民黨內本土派分庭抗禮。
後來李登輝主政之後,這些以外省人為主體的軍系政客與李登輝格格不入,先是組成了所謂非主流的「新國民黨連線」,後來進一步脫黨創立了「新黨」,現在國民黨內以趙少康為首的所謂「戰鬥藍」,大抵就是在「新黨」重回國民黨後,以「新黨」舊班底所組成的新派系。只不過,趙少康廉頗老矣,2024年朱立倫又以黨務組織改造之名,將黃復興黨部裁撤,改成直屬黨中央的退伍軍人工作委員會及組發會下的退伍軍人部,形同對黃復興黨部的削藩行動。至此,戰鬥藍的組織動員能力已無法與舊時的黃復興黨部相提並論,而民眾黨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民眾黨與黃復興的意識形態雖然不盡相同,但是仇綠第一品牌的定位卻無出二致。而民眾黨與黃國昌先前所領導的時代力量,兩個政黨在先天的體質上也完全不同。時代力量是由太陽花學運成員為主體,而且也有區域立委,所以相對來說,黨團成員理念清晰,自主意識強,黃國昌很難用獨裁的方式領導。至於民眾黨現在的八名不分區立委們,有誰說得出他們對台灣的國家發展和未來,除了仇綠之外,還有什麼共同的價值理念嗎?而且他們都是不分區立委,兩年任期能不能做完全看黃國昌臉色,因此要不要藍白合也完全是黃國昌說了算,他們就只是黃國昌賭桌上的籌碼而已。
現在黃國昌下了注,國民黨能不跟嗎?以目前國民黨的氣勢來看,應該是沒有什麼選擇。國民黨在黃國昌的幫助下,順利挺過了大罷免,一方面國民黨欠黃國昌一個很大的人情,二方面國民黨也經不起藍白拆夥。因為,民進黨即便在經歷了726大罷免的挫敗之後,政黨支持度仍然高於藍白加總的總和,所以國民黨根本無力與民進黨單挑,只能讓黃國昌予取予求,儘管黃國昌服下的大力丸,其實是國民黨自己的血肉。而民眾黨,也終將轉化為國民黨內一個派系,對民眾黨內剩下的這些人來說,只要能夠換到個一官半職,黃國昌也好,黃復興也罷,有什麼差呢?反正都姓黃!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