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核三重啟 黃士修:核電廠是最不怕地震建築物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第3場意見發表會今下午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黃士修表示,全世界都已經重新擁抱核能,歐盟也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和永續投資,關鍵就在於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但反核方卻只能在核災與核廢兩點跳針,但問題是核電廠是最不怕地震的建築物。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將於8月23日投票,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年滿18歲、未受監護宣告且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6個月以上者皆有投票權。
黃士修說,台電鉅額虧損,火力全開,空污減少7成,「你不覺得很矛盾嗎?」,2024年台灣人均用煤電量勇奪世界第一,2024年中火發電量272億度,核二、核三廠加起來每年可發300億度電,代表中火10部機組全部可以關閉,「這是台中人的願望」。
黃士修表示,美國多次表態核廢有解,陳水扁總統停建核四,也說無法處理核廢料,引起美國政府震怒,因為台灣的核能技術都是美國來的;「你要聽美國海軍情報局、美國在台協會等美國機構,表態支持台灣使用核能,還是要聽你一個政治洗地仔?」歐盟已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和永續投資,關鍵就在於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
黃士修指出,地球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反核團體,至今仍拒絕承認「核能是綠能」,甚至扭曲國際資訊,蒙騙社會大眾,爽收善心捐款,甚至說限定3.5代以上反應爐,拜託看清楚英文,那是新蓋機組,有另一項說研議舊機組也符合永續投資。
黃士修說,聯合國最新倡議指「全天候無碳電力」,其中也包含核能,Google、Microsoft等國際企業也已經公開要求供應鏈達標,若台灣無法提供穩定且無碳的基載電力,將在全球競爭被淘汰。
黃士修說,反核團體主張無非就是跳針核災、核廢,「我理解許多人因福島核災後轉為反核」,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各國專家多年追蹤下,福島的輻射外洩,並未造成任何死亡或癌症增加下,「所以到底為什麼要花力氣吵十幾年?」
黃士修續指,反核方每次都拿地震來講,問題是核電廠反而是最不怕地震的建築物,福島核電廠不是因為地震出事,離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更成為居民避難所。九州有逾1000公里的斷層,甚至有活火山,但九州卻是最新重啟核電的地區;反之,核三斷層約16公里,「你們要不要動一下大腦?」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