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台美關稅協議送國會審議 疊加關稅設「線上專區」供查詢
台美關稅協議引發外界諸多批評與質疑,我方主談代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1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兩國諮商仍持續進行中;一旦雙方達成協議,會儘速將協議文字送交國會審議。鄭麗君也宣布,政府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外界可以上網查詢到相關資訊。
鄭麗君表示,台美還在持續磋商中,雙方歷經4輪實體談判及10次線上磋商,始終都有正向發展,也達成一定的共識,卻未能在8月1號前達成協議。台灣被列在美方命令附錄1(ANNEX 1)當中,清楚說明「已經同意或接近與美國完成貿易與安全協議」,在後續與美國完成協議、並經總統川普釋出命令載明協議條件前,該等國家之進口的貨品是用ANNEX 1所列的稅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受訪時也說應該會在10月底前大致完成協議。
鄭麗君表示,我方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去年貿易逆差達到739.2億,當中9成逆差都來自於半導體、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等ICT產業,這些都涉及美方正在進行中的232條款調查,鄭麗君說,對等關稅及232相關稅率對美方而言有一定的重疊性;相較於歐盟及日韓等國,有些是汽車、藥品或鋼鋁,對臺灣而言大多聚焦在半導體及ICT產業,複雜性相對較高。強調後續我方談判目標就是希望能持續爭取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也會和232條款一併磋商。
鄭麗君指出,國際經貿談判依慣例都會在談判細節未底定前,不會完整對外說明,美國也和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簽訂保密條款。至於許多國家已經對外揭露談判條件和相關細節,鄭麗君說,因為這些國家和美方基本上都已經達成協議,但台美還在持續磋商當中。
鄭麗君表示,過去傳統經貿談判經常歷時一年半甚至多年,這次是在極短時間內美方同時和許多的國家進行談判,因此時間上高度被壓縮。她透露,從2月至今大概已經開超過300場會議,隨著各國與美方談判出現進展,美方的期待也會逐漸擴增、要求也會升高,儘管許多細節都還不便公布,但談判小組一直以來都是以維護國家、產業利益、國民健康及糧食安全為原則,來進行協商。接下來談判團隊也會適時針對談判所處的階段、面對的情勢、政府的目標及談判的變動,持續的向國人做說明和報告。
有關於對等關稅計算方式,鄭麗君說,行政院也曾對外說明,根據美方行政命令,我國產品輸美適用的稅率,是以MFN最惠國待遇 ,再加上對等關稅的方式計算、也就是以原稅率加對等關稅作為計算方式。
鄭麗君宣布,政府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外界可以上網查詢到相關資訊;對於國人關切的「稅率疊加」問題,鄭麗君表示,日本及歐盟例外取得美方不疊加的計算方式,是因為已經和美國達成了協議,我方屆時與美國協商最終稅率時,也會做這樣的努力。
鄭麗君還指出,對於部分出口產業,例如工具機、機械工業產品、蝴蝶蘭、鬼頭刀等農漁產品,勢必會面對更多衝擊,上週行政院已經宣佈了相關的支持方案,包含金融支持、提升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租稅優惠及安定措施,上週四開始受理申請。
鄭麗君表示,台美談判已經進入關鍵階段 ,後續會持續就對等關稅及232條款一併協商 ,我方的戰略思考美國正在積極推動成為世界AI中心,台美高科技供應鏈過去長期互補合作,我國企業也正擴大在美投資 ,如何一併磋商,爭取我國企業在美國發展最有力的公平競爭環境,促成台美供應鏈長期合作、並為我國產業營造最有力的國際佈局,這些都是台美談判我方戰略願景的角度。希望能夠談出一個更好的稅率、更好的結果,也能夠談判出一個台美高科技夥伴關係的願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