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談判 鄭麗君:非關稅貿易障礙等是必考題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高華謙台北11日電)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已上路,台美談判持續推進,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說,台灣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且9成逆差金額與半導體、資通訊產品等有關,後續將就232條款、供應鏈合作談判,另外非關稅貿易障礙等議題是必考題,會持續磋商。
鄭麗君、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委兼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今天出席行政院記者會,說明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
對於台美談判進度,鄭麗君說,台美在4月以來,歷經4輪實體談判跟10次的線上磋商,談判有正向發展,雙方肯認談判有階段性跟持續性進展,並達到一定共識,因此8月1日台灣對等關稅也從32%調降為20%的暫時性稅率,且會持續磋商。
鄭麗君解釋,台美談判尚未完成,一是時程因素,二是美國232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但台灣是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9成逆差金額與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有關,因此雙方需要更多時間溝通232條款相關議題跟供應鏈合作。
除232條款項目外,鄭麗君說,美國今年公布的「2024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當中,包含美規車、許可制度、符合技術法規跟評鑑等等,許多議題都是談判過程必考題,會列為磋商範圍。今年的NTE內容,包含點名台灣未能採認美國機動車輛標準,對美規車設置技術性貿易障礙,同時也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並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規範等作法,也呼籲台灣全面對美牛開放市場。
她提到,美國談判條件會視與各國談判過程進行調整,台灣在美方期待市場準開放以及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下,始終秉持國家、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等基本原則因應跟磋商,期盼達到降稅目標。
鄭麗君表示,20%不是政府的最終目標,台灣將爭取更合理稅率且不疊加,後續台美將就232條款、供應鏈合作持續磋商。至於外界關注的投資金額目前尚未議定。至於關稅談判是否涉及軍購與國防預算等,鄭麗君說,已向美方表達總統賴清德宣示國防預算要達超過GPD 3%以上目標,因此在談判中沒進一步討論。
而主要國家談判情形,楊珍妮提到,美國啟動關稅談判是為降低對外貿易赤字,因此各國談判目標就是貿易與投資優先,但目前達成協議的國家中,釋放訊息非常有限。
楊珍妮說,舉與台灣產業結構類似、經濟規模較大的日本、韓國、歐盟來說,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採購800億美元,日本鋼鐵公司並斥資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但美方要求收購條件要有黃金股、安排獨董或對美鋼鐵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有否決權。
楊珍妮表示,232條款優惠方面,日本自稱汽車關稅已優惠15%,半導體與藥品獲美國最低稅率待遇。
另外,韓國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收益9成歸美國,另對美採購1000億美元,楊珍妮說,韓國並自稱在232條款中汽車獲最惠國待遇、半導體及醫藥品獲最有利待遇;歐盟則新增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並採購7500億美元能源,在232條款方面,歐盟汽車、 藥品、半導體獲優惠關稅15%。
其餘鄰近國家部分,楊珍妮說,印尼對等關稅19%,白宮聯合聲明指共消除約99%關稅,且在汽車、藥品與醫材、智財權、技術 標準、農業、勞動、環境等非關稅議題也均有承諾;越南則為20%,美方宣稱越南承諾完全零關稅。(編輯:林興盟)1140811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