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崇緯:與其重啟事故多核廠 應投資可持續能源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台北11日電)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今天在核三重啟公投案意見發表會表示,台灣未因核電歸零而缺電,與其冒險重啟老舊、事故頻繁與位於斷層上核電廠,更應投資在靈活、可持續能源體系。
「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公民投票案23日投票,由中央選舉委員會舉辦的發表會下午舉行,代表反方的甘崇緯說,近年台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風能發電及儲能設備漸有成果,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也規劃新燃煤機組取代高污染燃煤機組。
他說,透過能源轉型與節電,即使不用核電,台灣未來發電量仍會持續成長,「為何要冒險重啟已除役的老舊核電廠?」核電廠存在極高系統性風險,遑論核三過去40年「劣跡斑斑、問題不斷」,包括2001年發生嚴重3A事故。
甘崇緯表示,核三2013年又發生荒謬事故,2號機變壓器翻修作業期間,控制室警報燈連響84天,工作人員卻視為「維修期間的假警報」而忽略,時任總統馬英九曾特地到核三過夜,試圖證明安全,但包括馬英九過夜那晚,84天處於喪失外部電力狀況,翻修結束後台電才發現出大事,令人不寒而慄。
他說,這些「黑歷史」不僅是人為因素造成風險,而是核電廠本身就存在極高系統性風險,且核三下方有斷層,未來有極高機率再次活動,地震時可能由於地層錯動等,最終可能導致核災,這是工程上可預見風險。
至於「歐洲聯盟指核電是綠電」說法,甘崇緯表示,台灣目前欠缺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台電計畫的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預定2055年運轉,趕不上歐盟規定的2050年期限,核三不會是歐盟永續能源提及的過渡方案或綠電。
他說,核三已過原本設定使用期限,重啟流程至少5年,以美國1座與核三相似核電廠為例,延役5年總成本約新台幣2500億元到3900億元,且日本福島核災殷鑑不遠,地狹人稠的台灣根本沒承擔核災後果的空間與能力。
戰爭時期風險部分,甘崇緯表示,如果中國封鎖台灣海、空運,工廠停止生產,出口導向的台灣用電量將大降,「拿平時的數據來推算戰爭時期的能源儲量本身並不科學」。全球2004年到2023年啟用53座核電機組,但同時關閉104座核電機組,「這才是真正的全球趨勢」,台灣需要更靈活、可持續能源體系,而非更多核電廠。
他說,以5年幾千億元重啟老舊、錯誤選址與戰爭時期有風險的核電廠,「要做這樣的能源豪賭?還是投資在真正有未來性的能源?」答案應很清楚,呼籲民眾堅定投「不同意」。(編輯:方沛清/李明宗)114081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