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秘境警匪追逐逮毒蟲2/警推「唾液快篩」抓毒 驗毒只需10分鐘
新興毒品氾濫,這確實也導致毒駕案件越來越多,只不過警方取締無法當場檢測出駕駛毒品濃度,必須要等採尿送驗,這其實也成為執法漏洞;因此警政署研擬要參考國外把毒品唾液快篩,用在交通執法上,交通部也已經初步同意。
黑色自小客車突然往前暴衝,不僅把前方車輛後車廂撞開花,更害一名機車騎士,連人帶車噴飛,這是6日發生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上的連環車禍,警方在肇事車輛搜出毒品,更發現駕駛就醫後,竟在醫院廁所偷吸毒。
毒駕案件層出不窮,行人綠燈過馬路,竟遭闖燈騎士高速衝撞,送醫後傷重不治,而這也是吸毒釀的禍,要是沒當場逮捕,事後抓到人,一般得採尿送驗,等待時間恐將成為執法漏洞。刑事局毒查緝中心執行秘書鄭偉豪:「以往我們測試毒駕都要靠尿液,那尿液檢測還要透過實驗室,最快最快至少要一天以上,所以沒辦法即時來做移送,那我們希望是說,能夠比照酒駕一樣,當場就有數值出來。」
因此警政署參考國外,引進「毒品唾液快篩」,主要能檢測大麻、古柯鹼、安非他命等常見毒品,但依托咪酯類是新興毒品,國內外均無試劑,仍有待研發,交通部已初步同意,目前正陳報內政部研議。
刑事局毒查緝中心執行秘書鄭偉豪:「我們參照幾個歐美比較先進的國家,他們有運用所謂的唾液快篩,來運用在執法上,我們在唾液快篩的部分,通常很簡單的在十分鐘之內,可以先知道說,他這個吸食毒品的結果。」現行取締毒駕,無法當場檢測駕駛毒品濃度,若未查獲毒品,駕駛不承認施用只能放行,唾液快篩能盡快使用,將提升執法效率,遏止毒犯遊走法律漏洞。
★《鏡新聞》提醒您:犯罪行為,請勿模仿。
★《鏡新聞》關心您:不良行為,請勿模仿。
★《鏡新聞》關心您:危險行為,請勿模仿。
★《鏡新聞》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