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核三延役公投意見發表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批黃士修言論缺乏科學依據
Newtalk新聞
中選會今天(11日)下午14時舉辦第三場核三延役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由國民黨推薦的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出任,反方代表為民間公投反方辦事處推派的甘崇緯(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雙方針對核電、核廢料及核災等議題展開激烈交鋒。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作為反對核三公投的民間辦事處,發表聲明批評正方言論,強調其缺乏科學依據與理性討論,降低公共政策討論品質。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國民黨推派以爭議言論聞名的黃士修作為正方代表,令人質疑其黨內是否缺乏能源政策專業人才。黃士修曾於2021年核四公投失利,其言論在網紅界與政壇均失去影響力,其極端言論是否能代表國民黨立場,引發質疑。聲明批評,黃士修延續一貫風格,以人身攻擊與誇張言詞博取關注,稱反對核能的學者為「學術騙子」與「邪教」,將核災與核廢料問題貶為「跳針」,試圖為核能爭議與污染洗白,將公共政策討論淪為仇恨反核的表演舞台。
反方代表甘崇緯指出,核三廠正下方存在活動斷層剪裂帶,黃士修僅提及耐震係數,卻未正面回應地殼錯動風險,缺乏科學依據。此外,甘崇緯提出歐盟未將核電視為綠電的規範,黃士修則重複「核廢料可解決」的論點,間接承認「歐盟認定核電為綠電」的說法有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強調,黃士修的言論缺乏理性與務實,無助於政策討論。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針對黃士修的論述,提出八點事實查核與駁斥,涵蓋國際核電延役趨勢、核廢料處置、德國非核家園政策及核電廠耐震問題等:
1.美國Palisades核電廠重啟進度被誇大:黃士修稱該廠「兩年重啟」,但實際上僅獲填裝燃料許可,尚未取得運轉許可,重啟時程仍未確定,審查程序更無法與核三廠直接類比。
2.聯合國24/7 CFE倡議未支持核電:黃士修稱24/7全時無碳能源包含核能,但該倡議強調再生能源與電網靈活性,核電並非必要選項,台灣不會因廢核而被市場淘汰。
3.核廢料處置技術未成熟:黃士修聲稱美、歐、日均能處理核廢料,但美國無最終處置場,日本亦無具體進展,全球僅芬蘭有試運轉案例,技術遠未成熟。
4.美國核電廠延役存安全隱憂:黃士修稱美國反應爐延役無老化問題,但多數核電廠因成本過高提前除役,且延役審查未充分考量地震、氣候變遷等新風險。
5.德國堅持非核家園政策:黃士修稱德國放棄非核家園,但德國政府多次重申廢核立場,並目標2030年達80%再生能源比例。
6.再生能源非停電主因:黃士修指再生能源導致三次大停電,但事實顯示集中式電網脆弱性才是關鍵,核電無法解決此問題。
7.核電非台電財務解方:黃士修稱廢核增加台電虧損,但台電虧損主因來自化石燃料價格波動,重啟核三成本高昂且排擠綠能發展。
8.核電廠耐震能力存疑:黃士修宣稱核三可承受1.384g地震,但專家指出其耐震評估未達標準,且複合災害下避難與救援挑戰不容忽視。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強調,黃士修以「核廢料無問題」「核災無死人」等簡化論述,忽視核電風險,無助於理性討論。平台呼籲未來核三公投應聚焦科學事實與公共利益,避免謾罵與羞辱,提升政策討論品質,共同為台灣能源未來尋求最佳解方。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