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意見 黃士修批反核團體欺騙社會 甘崇緯指重啟核三是豪賭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開票,第三場意見發表會今天下午登場。正方代表、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表示,歐盟已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和永續投資,關鍵在於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反核團體至今仍拒絕承認核能是綠能,甚至扭曲國際資訊、矇騙社會大眾、爽收善心捐款;反方代表甘崇緯則說,台灣並未因核電歸零而缺電,與其冒險重啟老舊、事故頻繁且位於活動斷層上的核電廠,更應投資在靈活、可持續的能源體系。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將於8月23日投票,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年滿18歲的國民均有投票權。根據中選會規畫,投票前舉辦5場發表會,第三場今天登場,由中選會委員陳月端擔任主持人,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與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
黃士修表示,美國曾多次表態可以處理核廢料,他在2021年時講過,前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停建核四,指出無法處理核廢料,引起美國政府震怒,因為台灣的核能技術都是美國給的,25年後大家還在吵核廢料問題,非常悲哀。
黃士修認為,反核就是反美、賣台、舔共,他是要聽美國海軍情報局、美國戰略司令部、美國能源部長、美國在台協會,表態台灣支持核能,還是聽一個政治洗地仔說的話。歐盟已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和永續投資,關鍵在於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反核團體至今仍拒絕承認核能是綠能的科學事實,甚至扭曲國際資訊,矇騙社會大眾。
黃士修說,反核團體每次都講地震問題,但核電廠反而是最不怕地震的建築物,福島核電廠不是因為地震出事,離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更成為居民的避難所;台灣人很習慣地震,每次地震可以看到,核電廠所在地的岩盤,震度都特別小,代表十分安全。
黃士修表示,民進黨雖主張非核家園,卻從未提前關閉核三,而是讓其運轉至執照期滿。若核三真的「極度危險」,完全執政的前總統蔡英文政府,怎麼會讓它繼續運轉。大家明明知道核電廠很安全,反核只是為了撈油水。
此外,針對將出席第4場公投案意見發表會的反方代表,親子共學暖暖蛇共學團自學畢業生吳亞昕,黃士修說,吳亞昕質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反核轉彎,別說黃國昌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以前也反核,黃士修曾任兩次核能公投領銜人,當年也反核。誰年少輕狂不反核,但為什麼都醒過來,就是因為發現大家都被騙了幾十年。
代表反方的甘崇緯說,台灣近年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風能發電及儲能設備漸有成果,台電也規畫以新的燃氣機組取代高污染燃煤機組。透過能源轉型與節電,即使不用核電,台灣未來發電量仍會持續成長,「為何要冒險重啟已除役的老舊核電廠?」核電廠存在極高系統性風險,遑論核三過去40年「劣跡斑斑、問題不斷」,包括2001年發生嚴重3A事故。
甘崇緯表示,核三廠2013年2號機變壓器翻修作業期間,控制室警報燈連續響了84天,但工作人員卻視為「維修期間的假警報」而忽略,時任總統馬英九曾特地到核三廠過夜,試圖證明其安全性,但實際上包括馬英九留宿那一晚,核三廠84天都喪失外部電力,等到翻修結束後台電才發現出大事,令人不寒而慄。
甘崇緯強調,核三廠過去發生的「黑歷史」不僅是人為因素造成風險,而是核電廠本身就存在極高系統性風險,且核三廠區下方有斷層,未來有極高機率再次活動,地震時可能由於地層錯動等,最終導致核災,這是工程上可預見風險。
至於「歐盟指核電是綠電」說法,甘崇緯表示,台灣目前欠缺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台電計畫的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預定2055年運轉,也趕不上歐盟規定的2050年期限,核三不會是歐盟永續能源提及的過渡方案或綠電。
他說,核三已過原本設定使用期限,重啟流程至少5年,以美國一座與核三相似核電廠為例,延役5年總成本約新台幣2500億元到3900億元,且日本福島核災殷鑑不遠,地狹人稠的台灣根本沒有承擔核災後果的空間與能力。
至於戰爭時期風險,甘崇緯表示,如果中國封鎖台灣海空運,工廠不得不停止生產,出口導向台灣用電量將大降,「拿平時的數據來推算戰爭時期的能源儲量,本身並不科學」。全球2004年到2023年啟用53座核電機組,但同時關閉104座核電機組,「這才是真正的全球趨勢」,台灣需要更靈活、可持續能源體系,而非更多核電廠。
他說,用5年幾千億元預算重啟老舊、錯誤選址與戰爭時期有風險的核電廠,「要做這樣的能源豪賭,還是投資在真正有未來性的能源」答案應該很清楚。
根據中選會規畫,其餘發表會場次部分,第四場將在8月13日上午10時登場,正反方代表分別為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與親子共學暖暖蛇共學團自學畢業生吳亞昕;第五場則在8月15日晚間7時舉辦,正反方代表分別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