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平台籲推廣分散式電網 強化能源韌性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廢核平台今天發布聲明,反駁重啟核三公投正方代表黃士修的言論,批評其「拉低公共政策討論文化」;並提到要提升台灣的能源韌性,應朝推廣分散式電網,如擴大家戶型太陽光電搭配儲能設備的方向。
將於8月23日投票的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年滿18歲、未受監護宣告且在中華民國繼續居住6個月以上者,就有公投投票權。
中選會核三重啟公投第3場發表會今天下午登場,正方代表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會後發表聲明,批評黃士修提出毫不科學、理性、務實的荒唐言論,只會跳針說「高階核廢料處理一點都不是問題、核災沒有死人」,拉低公共政策討論文化。
關於核廢議題,廢核平台指出,美國日前雖宣稱能協助台灣處理核廢料,但其國內目前並沒有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具體計畫或場址;至於黃士修所提加速器驅動反應爐(ADS),目前沒有任何商轉實例。
至於黃士修稱當7級大地震來襲時只有核電廠可以屹立不搖。廢核平台反駁,若單純以「理論耐震值」來宣稱核電廠絕對安全,是忽視地震不可預測性與複合災害下的避難與救援限制,不僅誤導大眾,更可能在真正的災難中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廢核平台聲明中提到,核電延役的真正安全關鍵,在於業者能否定期檢查並維護所有老化或劣化的零件,並確保無法更換的部件能在延役期間內保持功能正常,直到除役為止。然而,若新發現的脆弱環節未被改善,延役並不代表反應爐安全無虞,包含美國現在的老化管理與檢查制度仍存在重大缺陷。
廢核平台表示,德國已在再生能源方面完成重大轉型,目標在2030年讓8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政策上,德國雖表明尊重其他國家使用核能的選擇,但反對動用歐盟預算補貼核能發展這條「昂貴的道路」,顯見德國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並未改變。
廢核平台認為,現在要提升台灣的能源韌性,需要的是從過度集中於少數大型發電機組與高壓輸電幹線的系統,轉型至分散式電網,擴大家戶型太陽光電搭配儲能設備的推廣,朝向打造區域微電網(Microgrid)。(編輯:李亨山)1140811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