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挖埋核廢料」可行?芬蘭已建地下貯存場
[NOWnews今日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舉行投票,面對核廢料議題,是許多民眾最大考量典,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近日在核三延役公投意見說明會中提出,可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超過一座玉山高度」處置核廢料,遭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直指相關技術尚未成熟,且並非主流處置手段,但根據調查,2024年芬蘭就已在西海岸核電站附近約地底420公尺深處,規劃打造世界首座核廢料貯存庫,存放時間長達10萬年,不僅如此,下一個可能採取同樣作法的即為鄰國瑞典,英國、美國、法國及加拿大也開始進行類似的建設規劃。
黃國昌喊向下埋核廢料 透露經濟部、台電曾赴歐洲處置場參觀
中選會於本(8)月13日第4場電視發表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為正方代表,首先提到他非常了解公民社會、公民朋友,對於核電的疑慮,但針對核廢料處置,歐洲國家過去的這一段時間當中,對於DBD的技術、有關於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相關研究的處置其實都有非常多的研究,他在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並深入民間向產業界、環保界的人士請益,並援引CSIS報告指出,台灣當前電力網缺乏韌性,倘若中共對台進行封鎖,那麼台灣天然氣將在10日內耗盡,只有支持重啟才是對台灣國家安全最有保障的選擇。
黃國昌更透露,經濟部跟台電今年6月就已花納稅人的錢,跑到芬蘭、瑞士各個高階放射物處置場去參觀,甚至簽下合作備忘錄來協助台灣規劃接下來的處置場址,「政府刻意隱瞞、不告知民眾真相」,還以完全沒有科學精神、科學實證、民粹式的語言來煽動「難不成核廢料要放你家」。
芬蘭打造「核廢料的家」 建造世界首座地底核廢料貯存庫
綜合外媒報導,北歐國家早在1980年代就開啟有關高放射性廢棄物地底處置場的討論,經過長年的場址評估和篩選、民眾參與及意向調查、獨立機構的審核與監督,最終在2004年啟動翁卡羅(Onkalo)計畫,進行封存實驗與整體規劃,此前已正在西南部森林地底下逾400公尺的基岩,建造世界第一個儲放核廢料的地質洞穴,而這些核廢料的存放並非暫時性,而是永久的10萬年。
根據臉書粉專「給核廢一個家」貼文,芬蘭自 2016 年就開始蓋核廢料地下處置設施,今(2025)年4月再度展延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場的營運許可,待安全評估資料、技術方案更新資料完成審查通過後,將會正式開始處置歐基盧歐托與洛維薩兩座核電廠的用過核燃料,而整個處置任務預計歷時 100 年,再將設施永久封閉。
繼芬蘭先行後,鄰國瑞典也計畫打造幾乎相同的地底存儲設施,並在2022年通過建造許可,成為全球第二個地下貯存庫建造許可的國家,但相關營運排程都還在規劃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