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德布局歐洲航太及軍工等產業 預期今年營運至少持平
百德執行長暨總經理謝天昕12日法說會表示,百德在手訂單能見度半年以上,依產業不同,有些訂單就能見度看到年底,有些看到明年。百德瞄準俄烏戰爭結束後重建商機,布局航太、軍工等產業,也獲台達電合作案,預計2026年交貨。
百德原本訂出今年營收挑戰年成長10%的營運目標,但受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以美元或歐元為計價,今年營收可望比去年成長,折合新台幣計價,整體營收及獲利可與去年相當。13日上漲0.50元而以59.8元開出,市場追價買盤湧現,最高達63.9元,目前漲幅逾4%。
百德第二季合併營收7.41億元、本業獲利近0.59億元,全遭匯損8千萬元吃掉,稅後純損0.42億元,每股虧損達0.76元。上半年合併營收15.51億元,本業獲利1.46億元,稅後純益0.13億元,EPS僅0.23元。百德表示,百德計價幣別涵蓋美元、歐元、人民幣及新台幣,降低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影響;上半年匯損約新台幣8千萬元,主要是新台幣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等雙重幣別匯損影響,7月已漸回穩。
謝天昕指出,百德在英國、德國、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克羅埃西亞等設生產基地,分擔地緣政治風險,台灣廠生產高階機種為主、大陸廣東中山廠今年完工啟用且試量產,明年正式投產,會將部分低階產品逐步移到中國大陸廠生產。因應關稅變數,工具機資源可能會轉移到中國大陸和歐洲市場。
謝天昕表示,百德提供美國航太產業所需的雷射及EDM加工機給美國Winbro,再由Winbro賣給美國航太業者,由於今年訂單及價格已談妥,航太設備外銷美國4.7%及外加20%對等關稅而疊加至24.7%,20%對等關稅由百德支付,但因美國Winbro銷給美國航太產業終端客戶加值,售價可增加數倍或十倍,相對之下,台灣支付對等關稅金額還算好。 百德在對等關稅政策明朗前,不會擬定工具機外銷美國因應對策。
謝天昕表示,百德未來營運聚焦航太、半導體、氫能源等乾淨能源、醫療器材四大產業,百德英國客戶Ceres Ppower與台達電技術合作,接到台達電採購雷射加工機及代工電池片訂單,預計2026年貢獻營收較大。
謝天昕指稱,英國Winbro團隊也在台灣成立Winbro分公司,除對應台達電合作案外,也負責與日本電裝等潛在客戶、拓展大陸市場及布局未來印度市場。
謝天昕指出,俄烏戰爭結束後,波蘭可受益,地理又緊鄰烏克蘭,未來會發展航太及軍工產業。是歐洲指標性市場,百德今年在波蘭設子公司,也在克羅埃西亞設廠生產工具機零件。由於北約各國增加軍備預算,德國不單是上修GDP、也要投資1千億歐元發展基礎建設及軍工產業,百德預期,未來歐洲市場會變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