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10月試辦、專收輕症病患
受到流感疫情、護理人力短缺等影響,年初各大醫院急診壅塞,為避免秋冬病患再度塞爆急診,衛福部健保署與急診醫學會、急診壅塞醫院共同規畫,於急診壅塞醫院附近設置「假日急症中心」,試辦計畫預計十月上路。急診醫學會表示,該計畫有助舒緩急診人流,讓醫師專心處理中重者患者。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建議,政府應設計誘因引導民眾到該中心就醫。
年初各大醫院急診嚴重壅塞,急診醫學會一度示警,若不正視問題恐引發大規模離職潮,健保署研議假日急症中心為參考歐美及日本制度,其設置於距離醫院急診室十分鐘車程。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說,假日急症中心採聯合門診形式,由其他科別醫師或由鄰近醫院、診所支援人力,專責處理急診第四、第五級輕症病患,縮短等候時間。
許建清說,急診壅塞主因是護理人力短缺,造成住院床位不足的後端問題,假日急症中心雖然無法解決後端問題,但在流感等疫情爆發時,仍可有效緩解當下急診壅塞。特別是下半年國定假日變多,基層診所休息天數增加,民眾容易到醫院急診就醫,該中心就能成為替代場域,有利整體醫療資源利用。
目前該中心將優先設置在六都醫學中心與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並視場地可行性設於院外鄰近區域或院內空間。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面對急診壅塞支持「假日急症中心」試辦,但中心選址的可行性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多數基層診所不具備完整檢驗、X光與處置設施,若無補助,難以承擔即時診療責任;其次,若以醫學中心醫師支援,恐造成原院區排班壓力,建議改採在地醫師輪值機制;第三,應清楚規範假日急症中心服務內容、轉診標準與急重症識別責任,避免醫療糾紛爭議。
許多民眾偏好至醫學中心就診,即使輕症也不願下轉,形成醫療資源錯置。洪子仁指出,政府應設計具吸引力的誘因,如目前在醫學中心每次就診費用約接近一千元,若假日急症中心僅收一半費用,有助引導民眾分流。
為鼓勵醫護人員前往服務,洪子仁建議應採時段包裹式合併就診人次加成的混合給付模式,增加服務誘因。
洪子仁說,健保署初期可選定全台六至八家急診量前段醫院周邊試辦,累積可行經驗,並建立成效指標,如急診病患分流比例、假日平均候診時間、病患滿意度等,同時定期召集醫界與在地基層醫界代表座談,滾動檢討給付制度與執行狀況,確保政策可行性與永續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