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毘尼慈濟園區 四大志業深耕佛鄉
在佛陀誕生地-尼泊爾藍毘尼,一項來自慈濟的善行工程正悄然展開。2025年4月動工以來,藍毘尼園區逐漸成形,不僅重現花蓮靜思精舍的精神藍圖,也為當地注入醫療、教育與慈善的全人關懷。慈濟團隊不畏酷暑、跨越國界,讓佛法的智慧與大愛的實踐,在2500年後的今日,於佛陀的故鄉再次綻放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靜憪:「我們一定要非常感恩,我們要努力反饋 讓它可以更順利。」
自從2025年4月下旬動工以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拔地而起的藍毘尼園區已經初現雛形。總面積達九千坪,正對著藍毘尼花園四號門,園區氣氛更顯莊嚴。近年來藍毘尼深耕慈善,未來園區除了有靜思堂,還會有學校和醫療中心,將集四大志業於一體,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再度來到園區追蹤品質與進度,希望在2026年四月能順利完工,完成小學與幼兒的招生,更啟動當地的醫療服務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靜憪:「醫療 我們會看到,從這裡跟 緣牽三千公里之外,跟我們的台灣,不管是花蓮 我們四大院區,做一個網路的遠端視訊照顧的連結,那這整個愛的網路,就是這樣 做一個最好的串連。」
雖然進度穩健推進,但是原本該是雨季的藍毘尼,卻迎來四十度以上的高溫,這對工程團隊更是考驗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靜憪:「這個溫度是43℃ 體感50幾℃,大家早上四點半上工 做到十點,下午四點上工 做到晚上十二點,因為如果沒這樣的話,這整片 要做一個鋪天蓋地,不管在各方面 讓它做起來是不容易的。」
藍毘尼園區以花蓮精舍為藍圖,在佛陀誕生地重新注入希望。雖然已隔了2500年,這項工程象徵著正信佛法終於回到了佛鄉。園區的建設不只是空間的打造,更是生命價值與慧命滋養的傳承,讓全世界都能看見正信佛法從藍毘尼再次啟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