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咳嗽、過敏、皮膚癢?中醫推按壓 3 穴位,順應時節養肺,健康自然來

Heho健康

更新於 11月07日03:35 • 發布於 11月07日05:35 • 黃慧玫

秋天,是自然界由陽盛轉陰、萬物收斂、養精蓄銳的時節。中醫認為,秋屬金,與肺相應,正是養肺的最佳時機。若能順應天時,調整飲食起居與生活習慣,對預防秋燥引發的咳嗽、鼻過敏、喉嚨乾癢、皮膚乾裂等皆有顯著幫助。

32 歲的王小姐,是一名上班族,每逢秋天便出現連續咳嗽、鼻塞流涕與聲音沙啞的問題,經常需依賴感冒藥才能稍緩。就診時,面色偏白、聲音低弱、脈細無力。

收治個案的瑞隆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簡浚崴說明,經辨證,王小姐屬「肺陰不足、秋燥傷肺」。因此,處方以「沙參麥冬湯」為主,加味調理,潤肺養陰;同時,於耳穴貼壓與背部刮痧,促進氣血流通,症狀逐漸改善。

秋養肺先潤燥,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

簡浚崴表示,秋天是一年中調養肺臟的關鍵時節。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透過順應自然節氣、調整飲食作息、搭配穴位按摩與溫和運動,不僅能改善秋燥不適,更能為冬季的養藏奠定良好基礎。

他提醒,秋高氣爽之際,空氣變得乾燥,人體容易出現津液不足的情形,出現如皮膚乾癢、嘴唇乾裂、咽乾喉癢等,此時應以「潤燥」為優先,選擇滋陰潤肺的食物與茶飲,避免辛辣、油炸、過燥之品。

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應適時補充水分,攝取含豐富水溶性纖維與維生素的食物,如梨、百合、銀耳等。可多攝取白色食物,如白蘿蔔、蓮藕、銀耳、百合,對肺經有滋養作用。

  • 梨: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特別適合喉嚨乾癢者。
  • 白木耳(銀耳):養陰潤肺、養顏美容。
  • 百合:清心安神、潤肺止咳。
  • 山藥:健脾益肺、滋陰養胃。
  • 杏仁:潤肺止咳、通便潤腸。
  • 蜂蜜:潤肺止咳、潤腸通便。

簡浚崴建議,秋可選擇溫和補氣之品如黃耆、黨參與山藥等,適當溫補;而辛辣燥熱會耗傷肺陰,加重秋燥,避免辛辣油炸。

順應節氣調作息,早睡晚起助肺藏精

此外,秋天晝短夜長,人體陽氣漸收,應提早就寢,晚起不過遲,順應「早睡早起,與雞俱興」,以助肺氣之升降調和。「晚上十一點前睡眠最佳,助肺藏精。」

運動上,特別推薦太極拳、氣功、緩步慢跑,重在呼吸深長、調養氣息;以及重視呼吸訓練,在早晨空氣清新時做深呼吸運動,有助提升肺活量。更種情緒調節:肺主悲憂,秋日常感傷感重,宜多親近自然、舒展心情。

多按壓肺經要穴,宣肺理氣、調肺經

簡浚崴表示,日常也可多按壓「肺經」的要穴來養肺,推薦穴位如下。每日早晚各一次,用大拇指按壓每穴 1 分鐘,有酸脹感即可。讓我們一起從日常做起,溫潤肺氣、養護健康,享受一個從容舒適的金秋時光。

列缺穴(肺經絡穴)

  • 位置:在前臂橈側,腕橫紋上 1.5 寸處。
  • 功效:宣肺理氣,通調肺經,對喉嚨不適、鼻塞咳嗽有良效。

太淵穴(肺經原穴)

  • 位置:手腕橫紋上,靠近拇指動脈搏動處。
  • 功效:補肺氣、潤燥止咳。

尺澤穴(肺經合穴)

  • 位置:肘窩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
  • 功效:清肺熱,止咳平喘。

諮詢專家:瑞隆馬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簡浚崴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明天是「立秋」,最容易咳不停!中醫教止咳方法不再酷酷嗽

秋分最怕「燥」!養肺潤燥、疏肝理氣靠按 3 穴位,順便提升免疫力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三立新聞網
03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年奪逾千條命!醫提醒胃癌早期無症狀,出現「5徵兆」:食慾不振、上腹悶痛...快做檢查

良醫健康網
05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6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