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潘長發:「打死我也不會跟大陸合作」
(德國之聲中文網)居住在台北的抗戰老兵潘長發表示,他清楚記得二戰期間在中國抗擊日本的經歷。但當被問到當時與他所在國民政府關系緊張的共產黨軍隊角色時,他顯得情緒激動。
“我們給了他們武器和裝備,我們幫助他們壯大。”現年99歲的潘長發在台北一場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的活動上說道。他表示中共當年並未正面參與抗戰,如今卻大肆宣傳自己的戰功。
隨著中國准備在下個月於北京舉行大規模閱兵以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台灣(正式國名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圍繞歷史敘事以及誰才有資格為勝利居功,陷入越來越激烈的口水戰。
“一分抗日,二分應付國民政府,七分發展實力”
中國的全面抗戰始於1937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隨後,台灣在結束長達數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後被移交給中華民國。
“日本被打敗以後,(共產黨的)就把目標對准中華民國。”潘長發說。他指的是隨即爆發的三年國共內戰。最終毛澤東領導的中共軍隊取勝,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於1949年退守台灣。
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常常強調其抗日鬥爭,但大量的戰鬥是由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軍隊完成的。而簽署作為同盟國之一的對日和平協議的,也是中華民國。
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表示:“在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存在,但中共政權,近年來一再扭曲事實,聲稱對日抗戰是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更據此虛構台灣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此誤導國人、混淆國際社會認知。”
陸委會本月還指出,當年的中共戰略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國民政府,七分發展實力”。這是長期流傳的對中共的指控,中共宣傳予以否認。
“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跟中國相比,台灣的紀念活動則低調得多,且除了批評共產黨外,並未大肆宣傳自己的抗戰功勞。
國防部在周四(8月21日)晚於台北舉辦了一場紀念音樂會。表演者身著二戰時期國軍制服,背景影像展示了飛虎隊——這支美國志願飛行部隊曾加入國民黨空軍共同抗日。台灣嘻哈團體“玖壹壹”也登台表演。
國防部在演出節目單中表示:“歷史證明,抗戰是由中華民國領導並取得勝利的。”
中國方面則對所謂“歪曲中共抗戰角色”的說法進行了反擊。
周二(8月19日),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在一篇網評中稱,“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作用,不是被誇張了,而是被一些人故意貶低、詆毀了……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這是先輩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造、正確的戰略指導和犧牲奮鬥的輝煌業績寫下的歷史結論”。
中共官媒反復報道,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
“二戰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
中國宣傳還表示,這場勝利屬於全體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同時還強調,1945年戰後台灣結束日本自1895年以來的殖民統治,被“歸還”至中國。
台灣則指出,任何協議都沒有提到要將台灣交給1949年底才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總統賴清德在8月15日的臉書貼文中寫道,“二戰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這句話也被視為對北京軍事威脅的回應。
中國政府堅持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華民國的繼承者,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對此,台北當局堅決反對。
台灣政府已呼籲民眾不要參加中國的閱兵式,以免強化北京的領土主張及其“統一台灣”的歷史敘事。
潘長發說,他在內戰中逃到台灣,但留在大陸的家人卻遭到迫害。他認為北京的慶功閱兵與自己毫無關系。
“我對共產黨說不出一句好話。”他說,“打死我也不會跟大陸合作。”
(路透社、台灣媒體)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