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仍拒絕向前殖民地支付賠償金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披露,德國聯邦政府依然拒絕向曾經的殖民地支付正式的賠償金。政府在回復在野的綠黨聯邦議會黨團質詢時表示,本屆政府確實希望能夠梳理、反思德國殖民統治期間對受害國犯下的不公正行徑,並且將其作為“德國反思文化中無可爭議的一部分”;但是,“國際法中的賠償概念則基於對國際義務的違反”,但是在上述不公正行徑發生時,相關國際義務尚不存在,“因此賠償概念並不適用於德國殖民歷史事宜。”
德國聯邦政府在回函中還提到,時任政府已經在2021年同意在未來30年間向納米比亞支付11億歐元。據稱其中10.5億歐元用於支持該國的發展,還有0.5億則用於和解。不過,德國方面實際上至今未有支付任何資金,關於支付計劃的談判也尚未完成。
德國在19世紀下半葉實現了民族統一,結束了數百個德意志邦國紛爭林立的局面。隨後,德國開始追隨英法的腳步,積極拓展海外殖民地。到第一次世界爆發前,德意志帝國在非洲、太平洋地區以及中國擁有多片殖民地。
在1884年到1914年間,德屬西南非(今納米比亞)有80%的赫雷羅人、一半的納馬人被德國殖民者軍隊殺害。按照今天的標准,這一行徑無疑是種族滅絕。然而,在20世紀初,種族滅絕這一法律概念尚不存在。事實上,聯合國大會在1948年才通過一項公約將種族滅絕定義為刑事罪行。但是,該項公約不能追溯以往,所以德國不需要為早年的殖民暴行承擔法律責任。
綠黨籍的德國聯邦議員Awet Tesfaiesus則批評說,德國不應該躲藏在法律條文的背後,“尤其在這個將人類尊嚴不容侵犯寫入基本法的國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