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台灣估中國2024太平洋軍演支出增4成
路透社今天(29日)報導,根據台灣政府基於對飛機與船艦的追蹤、以及燃料成本與其他支出的估算,中國去年在台灣海峽、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的軍事演習開支達到210億美元,比2023年高出將近40%。
中國西太平洋軍演支出估增40%
在北京擴大軍事存在與演習範圍、令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憂心之際,這份經由路透社檢視、並獲得4位台灣官員證實的台灣軍方內部研究,對中國國防支出的流向提供了罕見的細節。
中國去年的國防支出預算達到1.67兆人民幣(2,334.7億美元),但外交人士普遍認為這個數字申報不足。中國並未提供這筆經費如何使用的細目。
這些聽取簡報的官員,因為事涉敏感拒絕透露姓名。
中國國防部和國台辦都沒有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中國已一再聲稱其軍事支出透明,沒有構成威脅。
路透社無法獨立證實台灣這項估算的正確性。
專家表示,這份報告的方法論是行得通的,可望提供有價值的訊息,儘管他們警告,報告中必然涵蓋一些推測在內。
估佔中國2024軍事支出9%
台灣軍方在這個月的一份報告中,根據對中國在渤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與西太平洋軍事活動的監測與情資,彙整出這項估算。
報告中記錄了中國2024年在這些地區的海空任務,然後估算每小時的燃料消耗與其他消耗品的開支。根據這份報告與聽取簡報的官員指出,總額約為1,520億人民幣(212.5億美元),這包括維護、修理與薪資在內。
路透社根據研究報告計算,這筆估算支出約佔中國公布的2024年軍事開支9%,在相同估算下高於2023年的7%。
台灣國防部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說,中國持續的軍事擴張和灰色地帶挑釁,正嚴重破壞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項聲明並未回應報告的支出與其他估算。
這份報告顯示,包括殲-10戰機(J-10)、轟-6轟炸機(H-6)和無人機在內的中國飛機,2024年在這個地區進行了近1萬2千次飛行,相當於大約3萬7千個飛行時數。官員們表示,這兩者都比前一年增加約30%。
報告指出,包括航空母艦和驅逐艦在內的中國海軍,則進行了超過8萬6千次航行,相當於超過200萬小時的海上時數,兩者都比前一年增加約20%。
根據這項報告,中國海軍航行約有34%是在頗具爭議的南海、約28%在與日本及南韓為界的東海、以及近14%在敏感的台灣海峽。
中國第一島鏈恫嚇常態化
一位聽取簡報的官員表示,「他們正試圖把在第一島鏈(First Island Chain)週遭的軍力投射與恫嚇常態化」。
第一島鏈是指從日本經由台灣、菲律賓一直延伸到婆羅洲(Borneo)的區域,將中國的沿海海域和具有爭議性的南海包括在內。
中國海軍也一直在更遠離本國海岸的地區行動,包括參與索馬利亞沿海的反海盜巡邏,而美國則通報,中國海軍在阿拉斯加與北太平洋週遭的活動增加。
根據聽取簡報的官員說,這項研究旨在協助台灣的政策決策者,了解中國如何在各地區分配軍事資源、並評估北京軍事擴張的速度。
1,520億人民幣相當於台灣2024年國防預算的大約四分之一。(編輯:許嘉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