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國防預算達 GDP3% 以上!法人點名 19 檔軍工概念股一次看
總統賴清德近日在「凱達格蘭論壇:2025 印太安全對話」活動中宣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預計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 GDP3% 以上的目標,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搭配國防部軍備局宣布的 500 億元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案,點燃整體軍工概念股買氣。
國防預算持續擴大
賴清德表示,國際局勢動盪不已,俄烏戰爭未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在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民主國家必須團結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與自由的價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為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
賴清德指出,台灣正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持續推動國防改革,規劃投入更多的資源,2026 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 GDP3% 以上的目標,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更將推動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AI)、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的升級。
國防部軍備局日前公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採購案,預計在 2026 至 2027 年間,分兩階段採購總數高達 48,750 架無人機,總金額上看 500 億元,計畫涵蓋五種型式機種,主要用途包括偵查、監控與戰場支援,有望成為未來軍工產業的關鍵推力。
國際軍工發展前景
法人表示,各國政府已積極採購無人機反制系統,包括執行偵測、識別、追蹤、警示、干擾、訊號欺騙與中和非法無人機的功能。根據研調機構預估,至 2031 年全球無人機反制系統市場年複合成長率 27%,整體規模將達 145 億美元。
國際方面,法人表示,軍工巨擘如 Raytheon、Lockheed Martin,以及近年崛起的新創 Anduril 等廠商,已具備成熟的雷達、電磁干擾與整合攔截系統,商業供應商如 Dedrone、DroneShield 與 Teledyne FLIR 則專攻民用場景,包括機場、政府機關與大型活動安控。
台灣方面,法人表示,具備軍工與系統整合能力的廠商如漢翔將會是主要受惠者,整體而言,未來具備雷達、 EO/IR(光電/紅外線)、RF 訊號分析與 AI 視覺辨識等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廠商,將成為無人機反制市場的最大受益者。
盤點 19 檔軍工概念股一次看
法人表示,因之前美中貿易戰,波音開始努力將航太供應鏈轉往非中國地區,例如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使得中國產品出口市占率從 2.99%,下降至 2.35%,隨著美中貿易戰延續,後續可觀察台廠布局情形。
法人指出,因上游廠商仍有缺料問題,部分原料交期長達一年以上,使得長榮航太、豐達科、駐龍、寶一等廠商積極備料 ,靜候波音與空中巴士交機量的逐年交機提升計畫,並預計下一周期的國防重點將轉向潛艦、無人機、通訊等其他產品。
法人點名,戰機有漢翔、亞航,民航有駐龍、豐達科、寶一、榮剛、精剛,防彈背心有八貫,無人機有中光電、雷虎、長榮航太、邑錡、隴華,而 AI 搭配民航有 JPP-KY、晟田、百德、千附精密,至於潛艦則有台船、龍德造船。
(首圖來源:國防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