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保戶平均壽命多3年「住北市能87歲」?一份報告拆解背後原因…日走7500步住院率大降XX%
林韋伶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國泰人壽週三(8/13)發布第二屆《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報告顯示,國泰保戶平均餘命較一般國民多約3年,罹癌後死亡率也顯著降低。其中,根據該報告的分析,民眾若能日走7500步,住院率可降25%。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在去年首度推出《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後,今年持續以數據分析呈現,延續去年揭示保險對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的重要價值,未來更期盼能透過預防措施提升「健康餘命」,減少臥病在床的時間。
國泰保戶健康優勢:壽命多3年 地區性平均壽命差距較小
根據這份報告顯示,在疫後壽命恢復上升趨勢下,國泰保戶平均壽命較全國數字約長3年,且健康差距較國家水準小。
「從台北到台東,我的老師常常講,搭飛機半個小時可以到的地方,餘命可以差到7、8歲。可是可以看到我們的保戶,台北市的保戶平均壽命是87歲,台東的大概是82歲,兩個差距大概只有5歲。」國泰人壽健康智庫博士林民浩說。
此外,報告也指出,雖然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仍為前三大死因,但國泰保戶在各主要死因的死亡率均低於全國,尤其可預防與可避免死亡率持續下降,反映其健康管理能力優於整體國人。以癌症5年存活率為例,國泰保戶不論男女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顯示保險保障與財務支持能提升治療成效。
外溢保單與健康平台助力:走得多、病得少、發現得早
值得注意的是,外溢保單被視為健康促進的重要契機。國泰自2016年推出外溢保單,鼓勵健走、疫苗接種、癌症篩檢等健康行為,今年更實現健康險全外溢,持有保戶達67.4萬人,其中一半已透過「FitBack健康吧」平台記錄健康行為。數據顯示,外溢保單保戶平均每日步數比全國多9%,且住院發生率低25%、住院天數更短,疾病嚴重度明顯降低。
國泰人壽發表《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 ,首度揭露「一好二壞三緩」的保戶健康趨勢,建議全民可透過「緩生活三心法」保持身心健康。(攝影:林韋伶)
林民浩分析,這群保戶並非就醫次數較少,而是更傾向於疾病早期介入,降低了嚴重疾病治療的比例,顯示健康管理意識與行動力提升。國泰人壽表示,將持續透過數據觀察與保險創新,幫助保戶「走得多、病得少、發現得早」,進一步提升健康餘命與生活品質。
在行為改變方面,國泰推廣的健康管理平台「FitBack健康吧」用戶已突破155萬,年底預計達170萬。林昭廷指出,平台提倡每日步行7500步,他引用最新美國期刊研究指出,每天走超過7000步即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部分癌症風險,與國泰倡議高度一致。
關注生命年數損失:心理健康與事故風險雙警訊
在風險防範方面,林昭廷特別關注「生命年數損失」。所謂的「生命年數損失」,指的是「還沒有活到預期壽命就死掉」,比如說,有一個人明明可以活到75歲,但卻在50歲時就死掉了,這其中損失了25年的時間,就是所謂的生命年數損失。不管是因為心理健康危機或事故傷害造成生命年數損失,都會對家庭與社會影響深遠。
其次,國壽也從年報中洞察出導致生命年數損失的「兩項壞風險」。第一為心理健康危機,因蓄意自我傷害導致死亡保戶比預期壽命提早(縮短)26.1年,同時也觀察到,精神疾患的高峰分別在青少年、青壯年及高齡族群,顯示心理健康問題亟需關注;第二為事故傷害,2024年造成1495個保戶家庭破碎,其中約四分之一為機車事故造成死亡,致使保戶比預期壽命提早(縮短)20.8年。
對此,今年國泰以「三緩」為主題,呼籲民眾在快節奏生活中放慢腳步,減少交通事故與意外發生率,包括:緩走幾步、緩下生活與緩行觀路。林昭廷強調,國泰人壽將持續每年發布健康年報,以科學數據作為健康促進與政策倡議的重要依據,成為保戶的健康後盾。
更多今周刊文章
普發現金1萬元新時程出爐》特別條例預算增至5900億 領取時間、關鍵變動一次看
00878、0056、00919…簡單1指標進場,多賺50%!孫慶龍佛心公開「10檔高股息ETF」出現翻漲訊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