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元高資產客戶爭奪戰開打!誰能脫穎而出?
自金管會在 2020 年開放銀行辦理「財管 2.0」業務,允許他們販售境外私募基金、不受信評限制的外國債券等產品,為資產達 1 億元以上的客戶提供更多元的商品與服務後,業者紛紛搶進。目前中信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等 21 家銀行獲准辦理相關業務。
根據《2025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台灣高資產(定義為「可投資資產達 3000 萬元」)人士推估達到 81.6 萬人,人數較 2024 年成長約 14%,估計台灣高資產客群的人數與財富總額將持續增長。
如果是根據金管會的定義(可投資資產淨值及保險商品價值達1億元以上),已知的數據是,13 家國銀高資產客戶數5月底為1萬4426人。
勤業眾信私人暨家族企業服務負責人王瑞鴻指出,高資產客戶的價值,遠不只帳面上的存款數字。這些企業主、高階主管的可投資資產淨值動輒上億元,可為金融機構帶來穩定且可觀的手續費收入。此外,當他們的事業成長,例如即將 IPO、在海外設立據點時,往往會為銀行帶來新的業務機會。金融機構還可以從高資產客戶的提問中,提前嗅到市場趨勢。例如,當多名客戶陸續詢問某國是否有分行,就意味著該地正成為投資熱點,銀行若能及時布局,便能搶下灘頭堡。
然而,根據《2025 台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高資產客戶通常只會跟 1~2 家機構合作。而且境外機構如香港、新加坡的金融產品報酬率高又多樣,台灣難以匹敵。
所以,該如何爭取到這群含金量極高的客戶呢?
客戶的問題由分行理專立即回應,總部高資產團隊支援
目前億元級以上高資產客戶管理資產規模(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2427 億元、客戶數 2465 人,皆位居國銀之首的第一銀行為例,當高資產客戶遇到問題,分行的理專會馬上回應。如果問題涉及的議題較深奧,理專便會通知經理,再由經理則聯繫總部。總部的高資產團隊則會判斷該由誰提供協助,並在 2~3 天內回覆客戶,排定會面時間。
舉例來說,當客戶提到自己擁有多筆高價值的不動產,卻缺現金,他們當下就要提供可行的方案,例如建議對方可以保險預先籌措稅源,減輕稅負。而能夠即時解惑,也是因為他們出動整個團隊,每個人各有其專精的能力,確保客戶的問題都有人能接住。
當高資產客戶肯定團隊的專業性,就有可能私人的傳承規畫交給他們處理。不同於投資理財,資產的傳承需了解客戶的傳承目的與價值觀,第一銀行設立專屬於高資產客戶的迎賓空間,讓客戶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需求。同時,第一銀行安排問答環節,「Q&A 就是無所不談,但客人提出的議題一定要接住」。
看見客戶沒說出口的需求,主動協助建立信任
如同第一銀行,台灣的金融機構服務高資產客戶,多採團隊合作模式,由客戶關係經理掌握客戶需求,並與會計師、律師,以及投資、稅務專業等人才協作,提供客戶所需的服務。王瑞鴻也和金融機構合作服務高資產客戶,他觀察,傑出服務的關鍵在於客戶關係經理(RM,relationship manager)。
接觸新客戶時,客戶關係經理需要「刷存在感」,每天提供最新的市場觀點,適度曝光,以加深印象。當客戶遇到問題時,便會主動聯繫尋求協助,而客戶關係經理在解答的過程中,透過展現專業以及對議題的敏銳度,為自己加分。
客戶關係經理還要挖掘客戶尚未意識到的需求。王瑞鴻舉例,為了在海外投資,有些人會在低稅負或是不用繳稅的地方開公司。但 2023 年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實施後,即使未將公司盈餘分配至個人名下,仍可能被課稅。企業主不一定知道法規變動,客戶關係經理若主動告知並協助處理,即使銀行不會因此獲利,卻能藉此建立信任,未來客戶就更可能願意購買銀行推出的金融商品。
核稿編輯:張玉琦
延伸閱讀
別複製有錢人的生活,去跟你的「榜樣」交朋友!巴菲特為何這樣建議?
破千封履歷只選 24 人!星展如何用 AI 釋放人資 8 成工時、招募精準度提升 3 成?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